
据中国央行网站9月18日消息,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在中德“金融科技与全球支付领域全景—探索新疆域”视频会议开幕致辞中表示,中国监管当局也在努力平衡好鼓励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关系。
中国媒体《每日经济新闻》9月19日报道,易纲称,中国的金融科技起步较早,在兴起之初,中国的金融管理部门就通过打造审慎包容的监管环境,助推中国金融科技发展。中国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凸显了一些问题,包括支付机构渗透进入金融领域,提供保险、小额信贷、基金等多种金融产品,提高了金融风险跨产品、跨市场传染的可能性;大型金融科技公司“赢者通吃”的属性可能引发市场垄断、降低创新效率等。
易纲称,下一步,将始终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支持和促进平台经济守正创新、行稳致远。一方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平台企业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巩固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坚持从严监管和公平监管,保障数据产权及个人隐私,维护公平竞争的金融市场秩序。
此外,金融科技与平台经济具有跨界、混业、跨区域经营等特征,需要世界各国监管部门共同应对。未来,愿进一步加强与德方在内的各国监管当局在反垄断、数据监管、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合作,加强监管协调,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安全的金融科技生态环境。
易纲表示,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金融科技应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赋能金融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同时,也应主动应对金融科技带来的风险挑战,努力缩小“数字鸿沟”,建立具有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
发布者:afndaily,转载请注明出处:www.afn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