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为防“钱荒”打出组合拳 钱袋子和笔杆子一起上阵

 

中国央行为防“钱荒”打出组合拳 钱袋子和笔杆子一起上阵

 

金融去杠杆压力叠加半年末时点,市场对6月底流动性紧张的担忧不绝于耳。这一次,为了稳定市场避免“钱荒”重演,中国央行一边向市场注入资金,一边使出新招–加强沟通。

年中未至,中国央行5月下旬起即通过旗下《金融时报》吹风拟 开展MLF操作并择机启动28天逆回购,举措一一落地后,6月中旬又刊文称资金市场 “异常波动”不会重演。市场最近在央行例行的每日公开市场操作公告中,也能越来越多地读到央行对市场流动性形势的判断,和适度收放资金维持市场平衡的用意。

“中国央行和市场的沟通加强,总体在改善,效果也不错。”民生银行研究院金融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一峰称,年初以来市场利率和银行体系流动性脆弱度均出现上升,负债端‘量少价高’并未缓解,“针对6月传统资金敏感时点,央行的沟通就显得更为重要。”

面对MLF到期、季末MPA等资金 压力,中国央行月内相应提高了流动性投放的进度和力度–6月6日,开展MLF操作4980亿元,覆盖当月全部 到期量4313亿元,月度MLF净增加投放至少创3月以来新高;上周五,公开市场逆回购 净投放2500亿元,创1月以来最大。

延伸阅读:扛着高成本负债赶考年中时点,五张图看中国银行业的资金烦恼

6月来持续上行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 3个月品种,在上周尾段出现转折,截止周二连续4日回落至 4.7141%。王一峰表示,央行5月起通过多手段传递协助市场平稳渡过年中时点的信号后,最终落实承诺言行合一,对市场产生了正向激励。

中国央行没有回复彭博就其近期与市场加强沟通努力寻求置评的传真。

改善空间

 

周三,中国央行在公开市场仅操作了400亿元人民币逆回购, 两周来首现单日净回笼;央行在公告中解释称这样的操作是考虑到财政支出、金融机构收取法定准备金利息对冲逆回购到期等因素。

对比四年前的“钱荒”旧事,中国央行与市场的沟通已经频繁许多。2013年年中,部分机构杠杆率过高令资金紧张,且对央行缓解资金紧张依赖过高,致6.20“钱荒”爆发。中国央行直至24日和25日连续通过网站喊话,才发出稳定市场的明确信号。当时央行尚未开通微博。

受访人士仍指出,中国货币政策决策者的沟通质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从事研究业务的Trivium公司联合创始人 Andrew Polk表示,沟通频率确实提高了,但质量还未达到预期,有时候表达内容很清楚,有时候则不然,主要取决于央行官员讨论的话题。

“在主动性、前瞻性和精准度方面还有改善空间,”王一峰说,“可以在市场出现大的震荡之前就进行管理,增加主动沟通,避免不恰当的舆论误解。央行现在和金融机构的沟通交流还是很顺畅的,未来或许可以进一步改善对公众、市场预期的引导。”

国际经验

曾任职中国央行货币政策部门的中信证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 明明周二以“货币政策透明度明显提升”为题发表报告称,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透明度加强,为部分操作同时辅以解释文字,减少了市场的猜疑成本。“进而减少市场因与央行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非理性预期及羊群效应,利于央行达到维稳金融市场的政策目标。”

海外央行的经验是否有可借鉴之处?国泰君安债券首席分析师 覃汉在上周末一份“预期管理的艺术:美国经验和中国实践”的报告中指出,直至金融危机前,预期管理仍未成为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的主要实施手段,美国货币政策经历了格林斯潘时期模糊化到伯南克时期透明化的转变。

2006年,学院派出身的伯南克出任美联储主席一改格林斯潘时期模糊的政策风格,注重以简单、透明和公开原则与市场沟通。其主张为通胀确定并公布一个明确的量化目标或目标系列,使货币政策彻底透明和可预期,包括推出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向公众发布关于未来货币政策特别是政策利率的信息。

“如同下棋”

在看到一些卓有成效的沟通实践后,也令业内人士思考,中国央行是否应该保持这样的状态,不过他们给出的反馈偏向谨慎。

“我们都希望中国央行更加透明,以及更好的沟通。但你也得小心不要走的太远。 一旦开始加强沟通,就意味着你设定了一个期望值,市场开始寻找信号,但如果信号不在,情况可能会向不理想的方向演变,”Polk说。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借回答“人民币汇率形成的规则不够透明,怎么才能更好地与市场沟通”的采访表明了态度:对于不同的市场主体,央行与其沟通的策略是不一样的。对于投机者,则是博弈对手的关系,央行怎么可能把操作性策略都告诉他们?

“这就像是下棋,你不可能把准备的招数向对手和盘托出,”周小川说。

 

 

中国央行为防“钱荒”打出组合拳 钱袋子和笔杆子一起上阵

 

发布者:,转载请注明出处:www.afndaily.com

(0)
上一篇 2017年6月21日 上午10:02
下一篇 2017年6月21日 上午10:1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澳洲财经新闻 | 澳洲财经见闻 - 用资讯创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