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全球化:小型开放经济体受冲击最大

随着美国持续推动针对中国的「去风险」竞争战略,中美之间的地缘竞争成为当前逆全球化风潮的核心。两国之间的斗争从贸易战向科技战、金融战等多个领域进行扩散,由此带来全球化格局的重新构建。目前,大部分关注点都在于中、美之间「你来我往」的相互争斗和互相伤害。对于两国经济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影响、对于中美之间「去风险」所带来的逆全球化的演变和外溢的后果仍缺乏足够的认识。

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曾警告,全球经济正面临「自二战以来的最大考验」。各国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瓦解的代价将是巨大的,各个收入水平的人都将受到伤害。他们表示,在30多个国家限制食品、能源和其他关键商品的贸易后,各国应降低贸易壁垒,以缓解短缺并降低价格。各国还应使进口多样化,以确保供应链的安全,并减少因供应中断造成的产量损失。因此,尽管中美之间的竞争是目前逆全球化的「风暴眼」,但实际上全球都受到这一地缘格局变化带来的影响。如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曾谈到的,全球经济、贸易体系将走向以区域为核心的碎片化的重组过程之中。在逆全球化风潮之下,此前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受益者都会受到冲击和影响。

20230623001813842159_99001

在此过程中,此前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自然会受到影响和挑战。对于美国而言,其供应链和再工业化的过程同样不是坦途。值得注意的是,在「大象战争」之中,很多小型经济体可能会遭遇「灭顶之灾」,承受经济、贸易碎片化带来的巨大损失。

近期,《华尔街日报》发文讨论「新世界秩序中的经济失败者」,文章以英国和新加坡为例,称这些付不起巨额补贴的国家正在这场竞争中处于落后位置。其实,尽管中国作为美国的「头号竞争对手」,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对中国「去风险」问题上采取了较为一致的立场,但实际上,美国所推动的「小院高墙」,对于欧洲国家同样意味着美国市场的封闭。《华尔街日报》文章谈到,为了赢得未来工业的竞争,美国政府推行了差异化产业扶持政策,逼得欧洲砸钱入局,但在这场「补贴战」中,有人很吃力。

文章称,巨额补贴和日益加剧的保护主义正在颠覆数十年的自由贸易政策:美国推出的针对电池制造、太阳能设备和其他绿色技术的税收抵免政策,正在吸引大量资金流入美国;欧盟正试图以「绿色协议产业计划」作为回应;日本政府和几家大银行6月宣布启动一项「绿色转型」计划,目标是未来十年内吸引超过150万亿日元的「绿色」投资。这些新兴领域的竞争和「卡位」,关乎各经济体未来发展的潜力和空间。

《华尔街日报》称,这些竞争性的产业政策虽然是在努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由于经济规模、财政实力不同,在这个过程之中,一些规模较小的「玩家」被大经济体甩在了身后。前美国财政部官员戴维·洛文杰(David Loevinger)对此表示,整个世界正变得更加封闭,远离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他认为,欧洲、美国在与中国打「补贴竞赛」,而「这场比赛的输家是财政资源较少的较贫穷经济体」。

文章称,这些国家很多在过去几十年的自由贸易中吃到了红利,但在产业补贴战打响后却处于不利地位。以英国和新加坡为例,这两个国家在提供补贴方面缺乏与最大经济集团竞争的规模。现在,英国政府面临着来自国内方方面面的压力,被要求用振兴产业战略来响应全球经济「干预主义」的转变。此前一直宣称不会参与「补贴竞赛」的英国的确行动了,它在7月19日宣布,为捷豹路虎的母公司印度塔塔集团的新能源电池工厂提供5亿英镑的补贴。但其绿色补贴的整体规模还是远远落后于美国。

英国财政大臣侯俊伟(Jeremy Hunt)承诺将在今年秋季公布英国的应对措施,但他试图降低人们的预期,称英国不会「在某种扭曲的全球补贴竞赛中与我们的朋友和盟友针锋相对」。他表示,英国将把资金投向英国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领域。

至于新加坡,该国第一副总理黄循财在最近一次政治集会上干脆对支持者说:「让我直截了当地告诉你们:我们出不起比那些大人物更高的价格。」对于当前的世界变局,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曾经指出,目前世界经济的运行、企业和政府的决策,其基本逻辑已经发生了变化,已从全球化时代追求效率的经济逻辑,转向了地缘时代追求安全和政治正确的政治逻辑,效率和成本已经不再是各国政策优先考虑的问题。逆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发生了系统性的改变,当大家都建起各种「围栏」的时候,过去大家可以比较自由地去共享、去交换的全球市场,被分割成了大小不等的碎片化市场。这时候,市场空间、政策空间就成为各国/经济体之间竞争的重要资源和「本钱」。

早在逆全球化浪潮兴起之初,地缘政治博弈还未激化之时,安邦智库(ANBOUND)创始人陈功在地缘政治领域就提出了「新空间理论」。

「新空间理论」认为,现代国家经济竞争的核心在于争夺市场空间,市场空间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核心价值。市场空间的重要性在于,空间大小和影响力决定了世界的形态和均衡,也构成了世界领导力的基础。资本受制于空间,生产受制于空间,消费取决于空间,技术的价值也取决于空间。国家的优势地位、经济的涨落都取决于空间,回避风险和经济危机也需要空间。因此,全球化的异化和竞争将会转向对市场空间的争夺和博弈。

《华尔街日报》在五年之后发起的这一讨论,实际上就在「新空间理论」的框架之内,通过小型经济体在逆全球化时期的处境变化,来部分诠释和印证了「新空间理论」的判断。在这场市场空间「碎片化」的演变中,此前一些自由港类的小型开放经济体,往往比大型经济体受到的打击更为严重。实际上,几乎所有小型经济体因为市场缺乏纵深、财政缺乏实力,都会不同程度地被边缘化,其经济、贸易的独立性将受到挑战,必然会依附于某一大型市场。这意味着,小型经济体仅仅「政治站队」还不够,还要进行「经济站队」。

在变局之中,像美国、欧盟、中国、日本等大型经济体可能获得相对优势地位。不过,如果中国被其他经济体集体「脱钩」,那么形势又另当别论。因此,全球经济的碎片化,会向着以区域市场为主的地缘化转变。如同地缘政治博弈要从「实力和地位」出发考虑问题,地缘经济的博弈同样也要服从「大国竞争」的大环境。而且,上述转变过程很可能持续不短的时间,不要寄望短期内就能重回过去。

最终分析结论:在全球化转向逆全球化的过程中,全球经济运行的底层逻辑发生了改变——从「经济逻辑」切换到「政治逻辑」,地缘政治将主导世界。逆全球化过程会形成以大型经济体为主的区域性市场的竞争格局。

曾经充分享受全球化红利的小型开放经济体,可能在新的变局中遭受重大冲击。对于中国的启示是:中国要在逆全球化过程中保持对外开放,努力扩大市场空间,并发挥开放市场空间的影响力。长期来看,应该坚信,地缘政治的乌云不会永远笼罩在天空之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澳洲财经新闻 | 澳洲财经见闻 - 用资讯创造财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afndaily.com

(1)
Miraitowa的头像Miraitowa
上一篇 2023年8月20日 下午1:39
下一篇 2023年8月20日 下午1:44

相关推荐

澳洲财经新闻 | 澳洲财经见闻 - 用资讯创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