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堑、长一智 一场暴风雨唤醒中国债市对冲需求

吃一堑、长一智 一场暴风雨唤醒中国债市对冲需求

年末一场猝不及防的暴跌令许多中国债市投资者伤痕累累,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冲利率风险的需求。

 

受央行去杠杆,美国加息路径陡峭化等因素影响,从2013年末开始走牛的中国债市步入去年四季度后开始掉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较2016年年内低点弹升超过70个基点。伴随债市大跌的是国债期货和利率互换(IRS)对冲衍生品成交的急速放大和价格的剧烈波动, 反映了投资者对冲需求的激增。

 

市场普遍预计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难以进一步宽松、且料将继续推进金融去杠杆,因此一度形成牛市惯性思维的投资者正纷纷开始寻求在组合中嵌入对冲功能。中国央行周二宣布上调6个月和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10个基点, 为近六年来首次政策利率上调,部分分析师认为这或标志着中国已 迈入加息周期。

 

“银行理财、第三方的钱,都纷纷要求我们把产品里面加上对冲的手段,”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基金经理 张瑞瑞表示。“如果市场收益率再涨起来,肯定是越涨对冲的需求就越大。”

 

张瑞瑞管理着数百亿元的债券组合,主要为太平洋资管主动交易账户里外部机构客户的资产。 中国货币网11日的公告,太平洋资产管理的一项固定收益型产品 — 工商银行太平洋尊享五号 — 被允许参与IRS市场交易。

 

对冲需求激增

 

彭博汇总中金所、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债数据显示,挂钩7天回购利率的IRS品种 — 目前市场上主力IRS合约 — 的名义本金上月成交金额也超过了1万亿元,较前11个月平均水平增加了47%。上月国债期货的成交金额达到创纪录的近1.8万亿元人民币,为当年前11个月平均值的2.7倍。

 

“现在这(风险对冲)已经是客户在委托资金的时候,比较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上海耀之资产管理中心首席运营官 王鸣称。“原来一般客户可能更关心你的收益能不能满足我的要求,或者信用风险如何规避,那现在就是看利率风险你怎么规避。”

 

他还说,国内目前债券衍生品还比较少,像利率期权这种还相对遥远,现阶段较可行的可能是尽快推出比如2年期的短期的国债期货,匹配短久期组合的对冲需求。

 

中国债市对冲工具相对有限是制约海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债市的障碍之一。现在中国债市上的几种风险对冲工具,对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来说有不同的准入条件、也各有利弊。信用违约互换(CDS)在中国才刚刚推出,目前对冲信用风险也还得通过国债期货等方法来进行。

 

市场准入

 

自2013推出后,国债期货便成了非银机构相对有效的对冲工具,但至今债券主要持有者 — 商业银行和保险 — 目前却未能 参与。银监会在去年7月的公开函中称,考虑到债市违约事件不断增多,期货市场波动较大,短期内暂不放开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业务。

 

IRS也是目前中国债市上常用的对冲工具,目前已有 153家机构在交易商协会备案开展IRS交易,主要为银行和证券公司,许多城商行大都还未积极开展IRS交易。博时基金固定收益研究员李睿指出,以前机构主要是用IRS来锁定短端利率,但现在市场上长期的,比如5年期的IRS成交活跃,令该产品更具对冲长端利率风险的属性。他还说,今年债市还面临较大的震荡,“机构对对冲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

 

部分机构也通过债券借贷方式来实现对冲。所谓债券借贷,即债券融入方通常以信用债为质押物借入标的利率债,同时约定未来归还的交易。在债券价格出现下跌预期时,机构可以将借入债券卖出,待价格下跌后再买回归还。债券借贷成交量在11月和12月均 超过了2000亿元,为前10个月均值的两倍。

 

但在债券借贷方面,市场参与者也要受到各种内部授权和外部授信管理的 约束,一些私募基金因为门槛相对高而与这些交易无缘。上海茂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梅东亚称,目前债券借贷和利率互换还做得比较少,非银机构做这些业务还有一定难度。

 

发布者:,转载请注明出处:www.afndaily.com

(0)
上一篇 2017年1月26日 上午8:34
下一篇 2017年1月26日 上午9:1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澳洲财经新闻 | 澳洲财经见闻 - 用资讯创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