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紧随美联储上调政策利率 股债汇市场反应乐观

中美两大经济体货币政策的步调正在趋向一致。就在美联储周三宣布加息25个基点的决议后几个小时,中国央行就将日常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利率全线上调10个基点。

 

中国央行周三公开市场操作,7、14、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全线上调10个基点至2.45%、2.6%及2.75%。央行并公告进行303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6个月及1年期利率亦较上次操作分别上行10个基点至3.05%和3.2%。

 

周小川等中国央行官员“两会”期间对中美利差问题,淡定作答,并未发出急于追随美国加息的信号,但境内市场在消化美联储加息及国内去杠杆预期的基础上,短期回购利率已先于央行操作利率上行,中美国债收益率利差亦收窄,显示市场对央行今天的行动已有预期。

 

“中国央行上调货币市场政策利率的原因主要是美联储加息路径比较清晰,”澳新银行市场经济学家 David Qu在电话采访中表示,“央行的政策利率曲线也需要跟市场的实际利率相符,因而政策利率向上推移的空间比较大。”

 

美联储如预期加息,对未来加息速度的鹰派立场则不及预期,中国央行随后上调政策工具利率,市场情绪乐观,股债汇均出现上涨。北京周四下午17:50,中国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涨0.70%,10年期国债最新成交收益率报3.285%,较上日收盘低8.5个基点; 上海指数收涨0.84%,恒生指数收涨2.08%;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强0.15%.

 

彭博相关报道:中国央行2月上调逆回购及SLF利率,借助利率走廊上移实质加息

 

“市场机构对中标利率进一步上行已有较强预期,”中国央行今天发布的 答记者问称,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内经济出现一些回升迹象,物价上升导致实际利率下行,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动力较强,部分城市房价快速上涨,而海外经济也在改善,特别是美联储在去年12月份和今天凌晨两次加息,美国国债收益率带动全球收益率曲线上移。

中国央行紧随美联储上调政策利率 股债汇市场反应乐观

 

心理预期

在美联储及中国央行调整利率前, 渣打银行和国泰君安等机构均指出,在中国经济企稳的背景下,市场对美联储加息落地后,中国抬升公开市场、MLF等流动性投放工具的利率已存预期。

 

“美联储加息后公开市场利率很可能会调整,包括SLF、MLF等,”渣打银行驻香港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 丁爽在美联储决议前表示,“二者时间不一定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会比较协同。” 他认为在美联储上调利率25个基点的情形下,中国需要调整10个基点。

 

民生银行研究院金融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一峰表示,3月份美联储加息或可视作为OMO、MLF等操作利率抬升提供一个契机–国内CPI潜在上升压力较大,且整体经济回暖力度强,在目前这个时点,顺应经济形势对货币政策做温和的调整,是合适且合意的。

 

银行间市场7天期逆回购利率的走势显示,在中国央行上调操作利率前,市场7天期利率中枢已经出现明显的上移态势。周四,中国银行间市场7天期质押式回购 加权平均利率上涨逾19个基点,报2.7641%,隔夜品种亦走升。

 

周四下午,路透援引两位未具名人士 报道,中国央行上调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其中隔夜品种上调20个基点至3.3%,七天和一个月SLF利率各调高10个基点至3.45%和3.8%

 

“以我为主”

两会记者会上,周小川在回答彭博记者关于中美利差的问题时表示,从中期的角度来看,各国的利率水平主要由国内经济的情况所决定的。“日本多少年利率都很低,跟其他货币有明显的利率差距,但不见得说就一定会导致非常明显的、持续的投机活动或者资本流动。”

 

副行长易纲也 表示,是否加息时表示,要看中国的经济,“以我为主”。

 

不过,回望国内,中国经济今年开局相当 强劲,随着周期行业增长引擎加速,美国加息或成为中国联动调整货币政策的时间窗口。

 

中国央行在答记者问中指出,中标利率上行并不是加息,中标利率上行是在资金供求影响下随行就市的表现,主要是由市场决定的,观察是否加息要看是否调整基准利率。央行指出,中央银行工具箱的工具比较多,不必对每次操作数量、价格都作出过度解读。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 明明接受采访时表示,央行提高逆回购利率和MLF利率,是顺势而为,有利于适度去杠杆,也利于保持中美之间适当的利差,支撑人民币汇率。

 

包括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中国)首席金融市场分析师 李刘阳和澳新银行David Qu在内的分析师则 认为,若美联储今年再加息两次的话,中国的货币市场政策利率后续可能还有20个基点的上调空间。

 

中国央行紧随美联储上调政策利率 股债汇市场反应乐观

发布者:,转载请注明出处:www.afndaily.com

(0)
上一篇 2017年3月17日 上午11:40
下一篇 2017年3月17日 下午12:5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澳洲财经新闻 | 澳洲财经见闻 - 用资讯创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