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雾霾、国民身体与大国领导人

人们行走在烟雾中,雾浓到看不到自己的鞋,只能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行;能见度差到太阳都遮蔽不见。

 

由于能见度极低,除地铁外,伦敦的公共交通全部停止。一些电影院停止营业,室内音乐会也停止演出。伦敦市政府建议父母将孩子留在家中,以免在上学途中走失。偷盗及扒窃钱包的犯罪事件数量增加,因为犯罪嫌疑人极易在雾霾中逃脱。

 

致命雾霾、国民身体与大国领导人
1952年12月,交警在大雾中指挥交通

致命雾霾、国民身体与大国领导人

致命雾霾、国民身体与大国领导人

上图为一名贵妇为自己的宠物狗带上口罩;下图为一对情侣戴着口罩在户外约会,均发生于1953年。北京雾霾中盛行的各种段子,伦敦早年一样也没落下

 

积累的尘雾不仅妨碍交通,还弄脏衣服,熏黑房子,一位建筑师曾经报告说他在墙上见到过厚达4英寸的含硫污垢。

 

听来仿佛末日题材影片中梦魇般的景象,但这般恐怖的场景1952年12月5日就在伦敦人眼前上演。

 

致命雾霾、国民身体与大国领导人

街头的广场,远处的广告灯隐隐约约的透过浓雾照射过来

 

最严重的是对伦敦人身体健康的影响。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断积蓄,不能扩散,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泪不止。伦敦医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而一时爆满,伦敦城内到处都可以听到咳嗽声。

 

当时,伦敦正在举办一场牛展览会,参展的牛只首先对烟雾产生了反应,350头牛有52头严重中毒,14头奄奄一息,1头当场死亡。不久伦敦市民也对毒雾产生了反应,发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明显增多,进而死亡率陡增。

 

待天气终于好转、大雾消散之前,许多人已命归黄泉。当时官方统计的死亡人数为4,000——超过战时任何单次战役中死亡的平民人数——但近来的研究显示,烟雾可能导致12,000余人丧命。

 

致命雾霾、国民身体与大国领导人
浓雾中的菜市场,对于这些小贩来说,他们一天都要暴露在这浓雾之中

 

雾霾持续了四天。但奇怪的是,媒体对雾霾的健康影响视而不见。编辑们大概读多了犯罪和侦探小说,乐衷于报道歹徒趁着雾霾行凶抢劫。而娱乐版上也都是消防员因为迷路而无法到达失火地点的丑态。

 

致命雾霾、国民身体与大国领导人

伦敦街头大雾弥漫,分不清是白天还是黑夜

 

执政的丘吉尔政府也喜欢娱乐化的宣传导向,免得民众批评政府失职。更何况,二战后的英国也负担不起相对昂贵的无烟煤。政府甚至宣称12月的死亡高峰是流感爆发造成的,再下令展开调查已经是七个月之后……

 

殖民地慢慢瓦解,雾霾灾情严重,国内物资短缺,面对着内忧外患,女王只能通过自己的巡游给子民们生活的信心。首相丘吉尔患有抑郁症,雾霾毫无疑问加重了他的症状,他甚至把自己的抑郁称为“黑狗”,并认为每到天色昏暗的天气,这只“黑狗”便会更加张狂,让他痛不欲生。后来丘吉尔因健康原因辞职,与此不无关系。

 

今天的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在19世纪末,英国才是全球工业的中心。首都伦敦汇聚了纺织、煤炭、钢铁、化工等各类企业,生产出大量商品,再由港口的争气船运往世界。不列颠岛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本来就水汽充沛,容易起雾。而在伦敦城,工厂排放废气,家庭燃烧煤炭,更是加重了伦敦的雾霾。于是,伟大的伦敦有了一个别名——雾都。

 

致命雾霾、国民身体与大国领导人
18世纪开始,英国借助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煤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英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大气污染时期。煤在燃烧时释放出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滚滚浓烟,成为了人们脑海中工业革命的象征。图为1866年,英国中部城市伍尔弗汉普顿,密密麻麻的烟囱不断排放着黑烟(绘画作品)

 

1951年,伟大的“二战首相”丘吉尔,再次赢得选举并出任首相;1952年2月,26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美艳动人。美国扶持战后欧洲重建的“马歇尔计划”也刚刚结束,天文数字般的130亿美元后劲颇强,整个欧洲一片欣欣向荣。

 

致命雾霾、国民身体与大国领导人

年轻时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

 

二战结束后一直到50年代末期,英国的经济恢复繁荣,GDP仅次于美国,把德国、法国远远抛在后面。虽然遭受了德国长期空袭,但英国本土毕竟没有直接被侵略。英国绅士们保持了优雅的传统贵族生活,中产阶级也维持了高水平的现代生活。

 

内敛的伦敦人还在为机器和烟囱骄傲,甚至把雾霾当作进步的象征。相对于呛鼻的雾霾,英国人认为非洲和南美未经开垦的荒野才是真正的罪恶。这带着颜色的烟雾,不过是机器时代一点微不足道的小副产品。狄更斯在他的《雾都孤儿》批判的是资本家,柯南道尔在《福尔摩斯》中也没有太多谈论雾霾。在各种版本的都市传说中,开膛手杰克神出鬼没于伦敦的雾,让伦敦的雾变得神秘而刺激。而游历伦敦的印象派画家莫奈迷恋这里的雾霾,用画笔为它添加上迷幻的色彩。

 

致命雾霾、国民身体与大国领导人

莫奈笔下的伦敦

 

直到1952年这一场大惨案。从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的4000人里,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脏衰竭死亡244人,结核病死亡77人。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着增加。在此后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这次严重大气污染事件是由于伦敦上空受高压系统控制,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

 

致命雾霾、国民身体与大国领导人
1952年冬天,伦敦东区一家工厂在浓雾中继续排放着烟尘

 

公众的意识开始觉醒。他们清楚的看到,雾霾后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即使流感依然在继续。显然,雾霾是导致伦敦死亡率骤然上升的元凶,大雾霾也被冠上“杀人雾霾”的名字。

 

它也有某种标志转折的意味:在那之前,人们还将烟雾视作必要之恶。“英国的燃煤城市,为了提供岗位和居住舒适的需要,忍受烟雾困扰长达一个多世纪,”环境史学博士斯蒂芬·莫斯利谈道。有人甚至将空气污染视为英国工业发展活力的衡量标准,熊熊的炉火以及“有家有壁炉”的缱绻内涵诚为享受,谁又舍得放弃。

 

致命雾霾、国民身体与大国领导人
1930年,一场汽车比赛在伦敦举行

 

而自此事件之后,随着公众的关注,政府压力增大,相关提案也不时出现在国会。英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前所未有地加快,措施包括推动家庭转向天然气等取暖,从大城市迁出火电厂等。 1954年,伦敦通过治理污染的特别法案。

 

1956年,《清洁空气法案》获得通过,成为全国通行法律。它给工业用煤提出了要求,以减少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含量。这个法案还深入到民用领域,规定民用炉灶和烟囱必须符合特定标准。对民用设施的限制很容易在民主社会中引起争议,所以政治家以前都小心翼翼的绕开相关议题,以免被扣上“独裁”的帽子。但治理雾霾是一场需要整个社会配合的全面战争,神圣的个人自由也必须给人类生存让步。

 

1956年、1957年和1962年又连续发生了多达十二次严重的烟雾事件。

 

1968年,英国又一次颁布法案,要求工业企业建造更高的烟囱,以利于污染物的疏散。1974年的《控制公害法》囊括了从空气到土地和水域的保护条款,添加了控制噪音的条款。

 

致命雾霾、国民身体与大国领导人

 

1954年11月16日,一名技术人员监测空气质量

 

1974年,英国政府出台“空气污染控制法案”,规定出诸如工业燃料的含硫上限等硬性标准。

 

致命雾霾、国民身体与大国领导人
伦敦市区一座烟囱被拆除

 

1975年,伦敦的雾日由过去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15天左右。

 

最开始,伦敦治污的法案和措施主要是针对燃煤的控制。20世纪80年代前后,汽车数量开始爆炸性增长,大量的尾气取代燃煤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伦敦治理空气污染也做出相应转向,开始控制市区汽车数量和尾气排放。

 

致命雾霾、国民身体与大国领导人

1973年10月16日,环保组织集会,要求政府遏制汽车尾气污染

 

到1980年,雾日已经减少到5天。

 

1993年1月开始,所有在英国出售的新车都必须加装催化器以减少氮氧化物污染。

 

1995年,英国通过了《环境法》,要求制定一个治理污染的全国战略。后者于1997年3月份出台,根据国内、欧盟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设立了必须在2005年前实现的污染控制定量目标。

 

2007年的《空气质量战略》提出,到2020年前将空气中PM2.5的年平均浓度控制在每立方米25微克以下,道路等高污染区域不能超出这一上限,而在乡村等空气较好的区域,还会实行更严格的监控规定。

 

致命雾霾、国民身体与大国领导人

致命雾霾、国民身体与大国领导人

上图为1928年10月,伦敦塔桥附近的泰晤士河边,几位市民在大雾中给天鹅喂食;下图为如今的伦敦塔桥

 

一系列接踵而至的措施得到落实,政府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在城市里设立无烟区,无烟区内禁止使用产生烟雾的燃料;发电厂和重工业被迁到郊区。

 

在伦敦,政府用车几乎绝迹,只有首相和内阁主要大臣才配有公务专车,其他部长级官员及所有市郡长都没有公务专用配车。扩建绿地也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伦敦虽然人口稠密,但人均绿化面积已经高达24平方米。

 

致命雾霾、国民身体与大国领导人

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在地铁上

 

如今,慕雾都之名而来的人们可能会失望,只有偶尔在冬季或初春的早晨才能看到一层薄薄的白色雾霭,无数英国文学作品中曾经描绘过的沿街滚滚而下的黄雾已经消失了踪影。阳光驱散薄雾后,四周是一片清明,让人难以想象当年迷离晦暗的雾中情景。对伦敦来说,或许是失去了少许神秘和浪漫的气氛,但得到的却是更高的生活质量。

 

英国政府半个世纪的战雾记证明,污染并非获得财富的必然副产品。严苛的环境政策出台后,英国经济并没有恶化,政府收入也没有减少,环境却越来越好。历史总是这样善于总结与发问,上世纪初伦敦也曾有过与我国部分城市今天同样的“仙境”,而如今已成为一座高度发达同时山清水秀的宜居城市。如何在酿成悲痛后果之前采取必要措施,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发布者:,转载请注明出处:www.afndaily.com

(0)
上一篇 2017年1月26日 下午2:37
下一篇 2017年1月30日 下午1:2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澳洲财经新闻 | 澳洲财经见闻 - 用资讯创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