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遍全球:中国打响食物保卫战

种遍全球:中国打响食物保卫战

 

14亿中国人的胃口变化,正在改变全球种植和出售食物的方式。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正在向普通美国人靠拢,迫使企业满世界“扫荡”从培根到香蕉的各种食物。

 

但是中国在发展中国家购买或租赁农田的努力表明,光在海外修建农场和牧场还不够。亚洲、非洲和南美州的人口不断膨胀,将在二三十年内再添20亿人,他们也将需要更多食物。

 

种遍全球:中国打响食物保卫战

 

这等于向中国下达了一个赤裸裸的最后通牒:如果希望本世纪下半叶国内人口有充足的能负担得起的食物,那么其将需要确保全球种出满足90亿人需要的食物。

 

中国给出的答案是:科技。

 

种遍全球:中国打响食物保卫战

 

从70岁老人照料的小农田,到挑战雀巢、达能等国际企业的农产品巨头,中国的农业正在经历一场革命,其影响力或许一点都不亚于颠覆了全球贸易的工业革命。

 

变革起源于四十年前中国开始重建生产体系和私营企业的时候。这些改革措施带来了工厂、投资和出口驱动的经济繁荣,但是遥远的农村同样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土改提高了水稻、小麦等粮食的产量,数百万人跻身中产阶级队伍,他们消费更多蔬菜和猪肉,并希望享用牛肉、牛奶等过去被认为奢侈的食物。

 

杜春梅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猪肉在她那个四川小村庄还是春节期间只会送给长辈的珍贵礼物。谁家里宰猪了,就会请满满一屋子的亲戚和邻居来大吃一顿。

 

现在47岁、就职于中国石油的杜春梅说,那时候肉在饭桌上太难得一见,现在则太常见了,以至于为了身体健康、他们都想少吃点。今年她家过年是下馆子庆祝的。

 

种遍全球:中国打响食物保卫战

但是中国发展脚步太快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大片的良田被工厂侵占。土地被废料或农药污染。从汞超标大米到三聚氰胺奶粉,中国成了劣质食品的代名词。

 

所以,如果中国人的食谱都开始向美国人看齐,那么中国如何能够为其不断增长的人口生产出足够多的安全食品来呢?

 

显而易见的答案是:没戏。

 

平均而言,养活一个美国消费者需要大约一英亩(半公顷)土地。而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2英亩左右,其中还包括因污染而退化的土地。

 

所以,中国政府的重心日益转向农业改革,并且四管齐下:市场控制、提高耕种效率、减少土地流失,以及进口。

 

而在每一方面,科技都是关键。中国正在向水利、种子、机器人和数据科学领域投入几十亿资金,以修复农业遭到的一些破坏,发展可持续、高产的农场。

 

中国需要迅速取得成功,因其过去十年赖以提高国内产量的主要手段正在产生副作用。

 

种遍全球:中国打响食物保卫战

 

中国将水稻、玉米和小麦等主食能够自给自足定为目标。为了确保农民种植这些作物,政府设置了最低收购价格,然后把收购上来的多余粮食存放在政府粮仓里。

 

农民对此的反应是,在自家的小块耕地里大量使用化肥和杀虫剂增产,导致政府粮仓爆满。

 

去年国家粮食储备总量估计超过了6亿吨,足以保障一年多的供应。其中大约一半是玉米,而政府为免玉米因久存而腐烂正在努力抛售,强迫各省把玉米变成发动机燃料。

 

“过去,为解决农产品总量不足的矛盾,我们拼资源拼环境,化肥农药等猛往里投,”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2月6日在《人民日报》上撰文称。“迫切需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和农业生态服务供给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但首先,中国需要保护其并不算多的耕地。

 

种遍全球:中国打响食物保卫战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中国在1997至2008年间失去了6.2%的耕地。而且地方政府还在继续征地用于开发利润更加丰厚的房地产项目。中国农业部未回应就本报道置评的请求。

 

官方数据显示,自中国2007年宣布“确保18亿亩耕地”(1.2亿公顷)目标以来,耕地流失速度有所放缓。但是多年来依靠卖地来筹集促进经济增长所需资金的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绕过限制,例如把犄角旮旯的小土地算入耕地,或者把城市区域重新划分为农田。

 

更让中国决策者忧心的是,中国剩余耕地中近20%已被污染。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唐仁健称,中国的重心正在从储备粮食转向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是中国最高农业决策机构。

 

种遍全球:中国打响食物保卫战

 

政府在2014年研究发现,中国部分蔬菜种植地含有镉之类的重金属,一系列类似的骇人含毒食品事件让公众对国产食品保持警惕。

 

这些年来,从头发做的酱油、脏水做的豆腐到猫肉和鼠肉冒充的兔肉和羊肉,中国国内电视台和社交媒体曝光的诸多食品安全丑闻助长了公众的恐慌情绪。

 

“相比10年之前,中国人现在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意识强多了,”英国萨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的中国环境和农业研究员Sam Geall称。“他们现在更关注自己吃的东西从哪里来,而且往往愿意为食品安全支付更高的价格。”

 

中国本土企业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奔赴海外寻找能够变成本土超市货架上高端品牌的投资机会。

 

宁波化工大亨卢先锋的Moon Lake Investments Pty去年收购了澳大利亚最大乳制品公司,而万隆的万洲国际在收购总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Smithfield Foods Inc.之后,成为全球最大猪肉生产商。

 

“中国消费者对国产食品的安全问题很是怀疑,”Moon Lake的董事总经理Sean Shwe称。“对华食品出口生意的利润变得很丰厚。”该公司将鲜奶从澳大利亚Tasmania空运到中国。

 

中国饮食习惯的改变正在加快海外采购。十年来,中国的牛肉进口增长了190倍。可用作饲料的大豆进口也迅速增长,以至于政府在2014年悄然将大豆从其自给自足粮食目录里剔除了。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的研究员李先德称,中国需要进口,因其有限的土地无法什么都生产;中国的目标是主食能够自给自足,其他的都根据市场需求进口。他说,中国2016年进口了1.06亿吨谷物和大豆。

 

但是几十个南半球国家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令中国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竞争。根据Demographia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前20大城市将有14座来自亚洲和非洲–雅加达、马尼拉、卡拉奇、金沙萨和拉各斯将加入东京、上海和孟买的行列。

 

种遍全球:中国打响食物保卫战

 

根据联合国的报告,届时地球或拥有多达97亿人口。据粮农组织估计,考虑到饮食习惯的改变,全球食物产量需要从2009年的水平提高70%。

 

未来可能发生什么?世界在10年前就有所体会:当时农作物欠收和生物燃料的迅速运用导致了全球性粮食危机,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粮价上涨而发生动乱。

 

中国在莫桑比克之类的国家买下或租赁土地以保障粮食供应,这种中国式圈地行动背后离不开上述原因。然而中国政府支持的许多项目,其更重要目的是增加贫困国农产量,加强中国的全球影响力,而非只是为中国超市增加供应。

 

中国国内正在为又一场绿色革命而努力,企业家们对有望改变中国农村面貌的新科技张开双臂。

 

种遍全球:中国打响食物保卫战

发布者:,转载请注明出处:www.afndaily.com

(0)
上一篇 2017年5月22日 下午1:57
下一篇 2017年5月22日 下午3:1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澳洲财经新闻 | 澳洲财经见闻 - 用资讯创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