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寅访澳,表态韩方不考虑抵制北京冬奥会,美国多个盟友拒跟从

正在澳大利亚访问的韩国总统文在寅当地时间13日在记者会上表示,韩方没有考虑抵制北京冬奥会。他强调韩方一贯坚持在韩美同盟基础之上协调发展韩中关系,首尔希望与北京保持良好关系。

Xnip2021-12-13_21-44-50.jpg,0

资料图片 AFP

文在寅正在澳大利亚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当天与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举行会晤后共同会见记者时做出以上表态。他指出,包括美国在内,没有任何一国建议韩方参与“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

英国和加拿大上周三宣布与美国和澳大利亚一起对北京奥运会进行了 “外交抵制”。他们将派出运动员参加,但没有官员出席。

韩联社报道,文在寅就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成员国先后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一事表示,澳方抵制北京冬奥会属于澳方作为主权国家自主决定的问题,韩方尊重澳方的决定。

在记者会上,就在美中矛盾激化之际韩方对华采取何种政策的提问,文在寅表示, 韩美同盟是韩国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根基,韩中关系则是经济领域的重中之重。为了实现韩半岛无核化及永久和平与稳定,需要中方发挥建设性作用。

韩方一贯坚持在 韩美同盟基础之上协调发展韩中关系。

文在寅强调,首尔将继续促进一个自由和开放的太平洋地区,同时也必须考虑到中国在试图为朝鲜半岛带来和平方面的作用。

他说:”我们需要中国的建设性行动,以实现朝鲜的无核化,”他补充说,首尔希望与北京保持良好的关系。

韩联社分析称,美国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后,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等盟国纷纷参与其中,韩国的确处于两难的境地,而在推进发表终战宣言及韩半岛和平进程的过程中,中国的作用不可或缺。

在此情况下,文在寅的上述发言可被解读为,韩方将在中美之间以平衡外交突破当前困局。

*美国发起抵制北京冬奥,多个盟友拒绝跟从*

据香港01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发起“外交抵制”北京冬奥,白宫发言人普萨基(Jen Psaki)在上周一(12月6日)确认美国来年2月外交抵制北京冬奥,表示美方不会派出任何官员出席,以免在“新疆人权侵犯”之下让奥运会“好像一切如常”。

她同时表明,美国的运动员会如常出席冬奥会,而美国人则在远方全力支持。

美国白宫发言人普萨基12月6日宣布,拜登政府不会派任何外交代表出席2022年北京冬奥。 (美联社)

美国白宫发言人普萨基12月6日宣布,拜登政府不会派任何外交代表出席2022年北京冬奥。 (美联社)

然而,美国盟友对此似乎并不买帐,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上周表明不会参与这种“没有意义”的行动。他指出,“你要么全面抵制,不派运动员,要么以有用的行动去尝试改变事情”,声言自己没有听到任何人说会不派运动员,因此所谓的“外交抵制”只具“符号意义”,而法国只“支持会带来有用结果的行动”。

N21ZUA4BLJh3w2lWk80kIcqRvNKAkPH5SPIKPkjyCj4.jpeg,0

对于是否抵制北京冬季奥运,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周一说,岸田今天上午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备询时说,将从奥运及帕运的宗旨、外交上的观点等各项困素进行综合考量,依照日本国家利益自行判断。

他说,“将选择适当时机切实公布,也会考虑各 国的动向。” 中国环球网注意到,欧盟委员会发布一份声明,不支持美国对冬奥会的立场,「此类平台(冬奥会)不应用于政治宣传」。

值得一提的是,首次参加七国集团(G7)外长会议的德国新任外交部长贝尔博克12 月12日也改变之前抵制北京冬季奥运会说法。

在德国电视台ZDF12月12日的一档节目当中, 贝尔博克阐释了处理北京冬季奥运会的态度,「首先,我本人多年来一直参与有一定强度的运动。而奥运会是一项固定举办的体育庆祝活动。运动员花费数年时间做准备,有时甚至是花费半生的时光来准备参加奥运。这就是为什么奥运会不应该被用于政治目的」。

在这之前,贝尔博克12月1日承诺在与中国打交道时采取“对话和强硬”的态度,表示没有排除抵制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可能性。

据美国之音报道,欧盟外交官员表示,欧盟尚未就是否抵制2022年北京冬奥会做出决定,该组织在这一问题上似乎存在分歧。

据路透社报道,卢森堡外长阿瑟伯恩(Jean Asselborn)星期一(12月13日)向记者表示,欧盟不会在未来几天内就外交抵制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达成任何协议。

他说:“你们和我一样清楚,我们不会在今天或本周就奥运会找到解决方案。” 他反而是呼吁欧洲政界人士就中国的人权问题发表意见。他还说:“我认为,如果我们对此发声,会比我们政界人士躲藏起来带来更多好处。”

欧盟领导人将在星期四举行的今年最后一次峰会上讨论这一问题。

报道说,欧盟外交官员们表示,中国在欧盟最亲密的盟友匈牙利永远不会支持外交抵制,但其余26个成员国可能会达成共识。

*外交抵制能否奏效?*

据联合早报报道,外界普遍认为,全面抵制奥运不会产生实际效果,反而被视为是对运动员的惩罚。

美国上一次全面抵制奥运会是在1980年,当时总统卡特为抗议苏 联入侵阿富汗。 那么美国这次如果真的对北京冬奥会采取较低度的外交抵制,是否能够奏效呢?

那要看“朋友圈”声势有多浩大。 据德国之声报道,德国体育大学体育政策专家米塔格说,越多政府参与外交抵制越 有效。

他判断,非政府组织未来数月会加强发声,以增加对各国政府的压力,预计相关过程将在1月中旬达到高潮。

米塔格认为,如果真有“协调一致的行动”,那冬奥会将受到影响,因为中国将无法通过本届冬奥会做出正面展示,并由此获得国际更多认可。

法国媒体也认为,外交抵制要想奏效,不仅要在本国获得强烈的反响和人民的支持,也必须得到其他国家的响应与跟进。 但也有人质疑,当公众注意力都集中在体育竞赛时,对北京冬奥会进行外交抵制能 起到多大效果?

《纽约时报》引述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人权与法律多元化中心的联合主任弗雷德里克·梅格雷表示,“无论我们愿意与否,北京冬奥会都将举行”。

有学者完全不支持任何形式的抵制,认为这不但无法改善中国人权状况,反而可能对奥运会本身造成消极影响。 曾是美国田径运动员的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人类学教授苏珊·布劳内尔认为, 外交抵制可能会令中国的人权状况恶化,而不是改善,“因为这会让中国感到被国 际社会孤立,而不是被接纳。”

*无意出席说成是“外交抵制”?*

布劳内尔还提出一个有意思的猜想:拜登本来就没打算出席奥运会开闭幕式,但还是把这个决定称为“外交抵制”。

她分析说,美国总统通常都不出席在他国举办的奥运会开闭幕式,2008年北京奥运 会是唯一一次在任美国总统到美国以外的国家参加奥运会,所以拜登本来可能也不会 去参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文在寅访澳,表态韩方不考虑抵制北京冬奥会,美国多个盟友拒跟从

2008年北京奥运会。(互联网)

她说,近些年来,美国总统会派夫人或者女儿出席奥运会开幕式,也是一种非正式形式。 “所以,有可能拜登将会做一些他本来就会做的事情,然后称其为外交抵制。”

布劳内尔也指出,相比夏季奥运会,冬奥会本来可能也不会有很多国家政要出席, 而且北京以防疫为由仅限中国观众入场观赛,可能很多政府官员也去不了。

《法兰克福汇报》的分析文章也提出类似观点。 文章认为,大部分西方国家政要根本无意前往北京出席冬奥会的开幕式,问题是,要 像美国所呼吁的那样明言抵制,还是以疫情作为挡箭牌?这是各国领导人亟待解决 的问题。

“根本不需要什么未卜先知的超能力,就可以判断不管是候任的德国总理肖尔茨, 还是准外长贝尔博克,应该都不会前往北京参加冬奥会。问题只是,他们要用什么 理由来解释自己的缺席?”

文章提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任德国总理、外长和负责体育事务的内政部长都没去过北京。但是当时的联邦政府并不希望这一决定被外界理解为因为抗议西藏问题而采 取抵制行动,“因为本来就没有打算参加,所以也谈不上取消行程,柏林方面那时 候是这样解释的。”

文章分析称,任何一位出现在冬奥会开幕仪式上的国家领导人,都会背负“帮助北京粉饰侵犯人权罪行”的指责,“而疫情则给每个人提供了一个既能从这麻烦中全身 而退,又不用担心北京打击报复的机会。”

文在寅访澳,表态韩方不考虑抵制北京冬奥会,美国多个盟友拒跟从

11月17日,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谭台治安检查站工作人员对进京人员进行 测温检查。(中新社)

*“北京冬奥会就在这里”*

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可能采取的抵制行动,中国官方以“不在乎”的调子回应。

《环球时报》上月22日发社评说,美国和五眼联盟已经在透风,可能会对冬奥会实施 “外交抵制”,“我们如果在乎他们的这一手,那我们就已经输了。”

“他们不喜欢我们,我们要稀罕和他们创造一些机会展现你好我好吗?给谁看?”

《环球时报》上月29日进一步化被动为主动,引述知情人士称,中国从未向美国政客发出过出席北京冬奥会的邀请,也无相关邀请计划,还指这些政客“自作多情、自我炒作、哗众取宠”。

该人士还称,当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并不适合大规模邀请外宾来华活动,增加疫情传播风险。

中国外交部12月6日呼吁美国停止炒作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并警告若美国一意孤行,中国必将采取坚决的反制措施。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12月2日在联合国大会通过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休战决议后对媒体说:“你来,或者不来,北京冬奥会就在这里,必将取得成功。”

官方摆出了不在乎的姿态,但“抵制冬奥”在新浪微博上仍难逃成敏感词的厄运。

尝试搜索“抵制冬奥”时,只看到页面显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抵制冬奥’ 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因西藏问题而面对抵制呼声,但北京顶住压力成功举办奥运,也塑造了大国崛起的形象。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主题为“一起向未来” (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这个“一起”会有多少国家政要拒绝响应?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估计会有答案。 14年间的两场奥运会,国际形势变化的一个缩影。

发布者:afndaily,转载请注明出处:www.afndaily.com

(0)
afndaily的头像afndaily
上一篇 2021年12月14日 上午9:09
下一篇 2021年12月14日 下午12:0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澳洲财经新闻 | 澳洲财经见闻 - 用资讯创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