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澳洲迎来“政坛锦鲤”莫里森,未来移民政策将如何调整?

前言

 

澳大利亚新总理斯考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近期的表现可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近日,一则关于“新移民需要在偏远地区定居五年”的新闻掀起轩然大波。

 

据报道,Morrison政府正在考虑一项新计划,该计划将要求新移民在悉尼和墨尔本之外定居长达五年之后,才能选择继续在该城市居住还是移居到其他城市。
 

这是将成为新政府对于移民政策采取的标志性行动,其目的在于缓解由于过量移民涌入而导致的悉尼和墨尔本两大城市的拥堵。

 

由于就业机会相对丰富,再加上宜人的气候和繁华的城市气息,悉尼和墨尔本一直备受新移民青睐。

 

根据官方统计,2006年至2016年期间,大多数抵达澳洲的移民已经在悉尼或墨尔本定居,分别占抵达澳洲总人数的27.6 %和26.3 %。

 

原创 | 澳洲迎来“政坛锦鲤”莫里森,未来移民政策将如何调整?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近年来悉尼和墨尔本表现出不堪重负的迹象,人口拥堵导致居住的舒适程度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国家能源保障和大城市的企业减税,移民问题也是导致Turnbull政府下台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政府公开辩论中,高移民率越来越多地与房价上涨、低工资和城市拥挤联系在一起。

 

面对这个困境,通过修改移民政策来控制移民的数量貌似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在激进的前任澳洲移民局局长Peter Dutton下台后,澳洲移民政策是否也会继续走谭保政府的老路,继续加快关闭移民大门的步伐?请看下文,澳洲财经见闻为你解析。

 

阅读导航

一、移民问题:澳洲政府骑虎难下

二、莫里森政府:移民政策何去何从?

二、莫里森简介:“政坛锦鲤”背后的“强硬派”面孔

 

 

移民问题:澳洲政府骑虎难下

 

原创 | 澳洲迎来“政坛锦鲤”莫里森,未来移民政策将如何调整?

 

上个月,澳洲人口突破2500万里程碑,比预测的提前33年到来。

 

伴随着澳大利亚人口的迅速增长,现有的基础设施、住房、环境、交通和垃圾处理等各个部门都面临着无法想象的压力。

 

尽管在2017-2018财年的政府预算中,澳洲政府表示将在投资700亿澳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但与实际所需的基础建设之间仍有10%的融资缺口。

 

移民的快速增长,促使悉尼和墨尔本两地房价的上涨、工作机会紧张等现象。

 

在这个时候,移民反对者不断对移民政策进行苛责,认为应该由新移民来背锅。他们选择无视移民带来的人口红利,片面地将生活水平的下降归因于过多的移民数量。

 

传闻Morrison政府这项可能推出的“新移民5年居住限制”,其实是谭保政府下台前就已经在讨论中的提案。

 

根据《澳大利亚人报》,这份针对偏远地区定居时间的强制性要求原定于上周呈递Turnbull内阁。但是因为领导权更迭,新政有待于提交给Scott Morrison领导下的新内阁。

 

该要求详细内容如下:

 

针对人群: 新移民和难民

 

该要求适用于技术移民和家庭移民下某些类别的新移民,但在某些情况下也适用于难民。

 

针对的签证类型是887签证和187签证:

 

887签证,489州担保后转永居。

187签证,偏远地区雇主担保。

 

何为偏远地区?

 

这项要求所指的偏远地区是除了悉尼和墨尔本等大城市以外的偏远地区,由于政策还未出台,对于地区的定义。

 

五年之后如何抉择?

 

5年的居住期相当于一个移民的门槛,目的是鼓励新移民在偏远地区长期定居。

 

在住满5年之后,该移民可以选择留下还是移居到其他城市。

 

该政策实施后的影响

 

法律上的可行性

 

城市研究所的托尼·马修斯博士质疑这种模式在法律上是否可行:

“过去的移民系统试图通过给人们加分来鼓励他们迁移到其他地区。我不确定这在法律上是否可行。”

 

的确,与过往的鼓励政策相比,直接通过强制性的法律规定新移民的居住地点,其有效性值得斟酌。

 

不可持续性

 

直接将前往悉尼和墨尔本移民转移到其他城市,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相对偏远的城市是否具备容纳这些人口的能力。

 

其中一个可以预料的的结果是,这个做法可能会导致新移民直接失业。

 

因此,专家建议,在转移新移民是,必须设法弥补特定地区城市的技能短缺,以确保这些技能之间的连续性和联系。如果移民技能和城市需求不能匹配,这一举动似乎适得其反。

 

 

莫里森政府:移民政策何去何从?

 

新总理斯科特·莫里森是当今澳大利亚政坛中极少数愿意对移民问题发表任何积极意见的人之一。

 

原创 | 澳洲迎来“政坛锦鲤”莫里森,未来移民政策将如何调整?

 

作为财政部长,他回击了托尼·艾伯特关于每年削减8万个永久移民名额的呼吁,指出这可能会在未来四年内使预算出现40亿美元的缺口。

 

他还对最近由艾伯特、达顿和谭保所描述的移民和犯罪之间的联系表示质疑。

 

尽管澳大利亚政府领导层更迭,自由党的争斗派系之间似乎达成了休战,但人口和移民这两个双重问题不太可能从政治议程上消失。

 

新走马上任的Morrison政府也雷厉风行地对移民这一焦点问题采取了行动:

 

内政部改革:成立独立的公民事务部

 

刚刚上台的莫里森政府在前几日宣布了内阁成员的名单。

 

意料之外的是,Morrison宣布将移民和公民事务(immigration, citizenship and multicultural affairs )从现有的澳洲内政部(Department of Home Affairs)中抽离出来。

 

去年12月,澳洲移民局更名,正式被纳入澳洲内政部,澳洲内政事务综合部门(Home Affairs Portfolio)正式成立,统领包括内政事务部(Department of Home Affairs)在内的多个机构。

 

Morrison,作为Tony Abbott的前移民影子部长,似乎意识到允许移民事务被纳入一个庞大的国家安全组合是错误的。

 

在宣布该消息时,Morrison这样说:“移民当然是国家安全政策的一部分,但它在经济和社会政策中也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需要高度关注我们的移民项目,这样它会带来我们想要的技能、和谐与团结。"

 

任命David Coleman成为移民事务负责人

 

Morrison所任命的的部长阵容中,令人惊讶的是,任命了相对默默无闻的助理财政部长David Coleman来填补移民、公民身份和多元文化事务部长(immigration, citizenship and multicultural affairs minister)这一新老角色。

 

原创 | 澳洲迎来“政坛锦鲤”莫里森,未来移民政策将如何调整?

 

Morrison在宣布他的新团队时表示:“大卫非常了解许多不同的背景和需要处理的许多不同的问题,以确保来自如此多背景的澳大利亚人得到我所说的公平待遇。”。

 

总理如何得出以上结论还不清楚。

 

根据专家推论,或许Morrison的判断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Coleman代表着相对多元化的选区 Sydney electorate of Banks,(该群体历史上由劳工党把持的),其人口44 %在海外出生,中国血统的人构成了最大的移民群体。

 

相比之下,在Peter Dutton所代表的Dickson,只有大约23 %的居民出生在海外,最大的移民群体来自英格兰、新西兰和南非。其选区多元化明显不如Coleman。

 

Morrison任命Coleman的行为被专家解读成为了提高社会凝聚力而为。

如果Coleman能够理解Morrison的用心良苦,即他的所代表的三个要素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身份之间的联系,那么他可能必须优先处理目前公民身份申请的大量积压案件。

 

在Dutton的领导下,手头的申请数量从2014年的23,000份猛增到今年的210,000份,平均处理时间现在是16个月。

 

拒绝或延迟给予长期永久居民公民身份,将非常不利于促进新移民归属感、联系感和参与感。

 

削减移民数量不是唯一出路

 

相比起Dutton在任期间一味削减移民数额的策略,Morrison似乎在寻找一种更为可行的方式。从他的过往表现,可以发现Morrison反对简单粗暴地削减移民数量,除了可行性不高,还会损伤社区凝聚力,可谓是得不偿失。

 

回望二十世纪的美好时光,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或降低预算中每年的移民规划水平来相对容易地增加或减少移民的流动。

 

Whitlam在1972年赢得公职后大幅削减了移民数量,Howard在1996年也是如此。

 

但是移民的情况已经不再和以前那样简单。

 

正如SBS数字实验室的新数据可视化结果显示,临时移民的数量现在使永久移民相形见绌。

 

虽然政府可以限制永久移民的增加,但是临时移民的数量会随着经济、商业需求和其他因素(如澳元的相对价值)而上下波动。

事实上,澳大利亚提前到来的2500万人口门槛,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是100多万持临时签证的长期居民的存在。

 

这其中约有50万名国际学生,目前澳洲政府没有限制进入澳洲学习的学生人数。事实上,大学和培训学院还在尽最大努力开拓新市场,扩大招生。

 

也许政府会针对是否应该限制国际学生人数展开辩论。但是我们需要明白,这不是政府可以随意拉的杠杆。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对经济和劳动力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

 

另外,莫里森政府之所以不采取直接削减移民数量,也许是因为,从效果上来说,减少永久移民项目中的人数在短期内不一定会产生越来越少的移民,因为这不会对临时移民产生直接影响。

 

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会导致人数减少,因为它更清楚地表明,临时移民不是永久定居的可靠踏脚石。

 

这种做法的弊端是需要到下一次联邦选举后很久才会感觉到,为时已晚,无法阻止投票流向反移民候选人。

与此同时,由于未能达到移民规划水平,民政事务部门可能已经造成大量的人滞留在过渡签证上,等待永久居留申请得到处理。

 

以Dutton为例,自从Dutton在2014年12月接管移民事务以来,澳大利亚持过渡签证的人数几乎翻了一番,从90,000人增加到176,000人。

 

这些人中的许多人将是澳大利亚人的伴侣,他们的永久居留申请在道德上或法律上都不能被推迟或拒绝。

莫里森和科尔曼将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将移民扩散到大城市以外,尤其是悉尼和墨尔本以外。

 

作为公民身份和多元文化事务部长,Alan Tudge一直在为这方面的一项重大举措奠定公共基础,尤其是有可疑的统计数据夸大了问题的严重程度。

因此,在Turnbull的领导下台之前,新的临时居留签证的宣布被认为迫在眉睫。这也就是我们上文所提到的新移民在偏远地区的5年居住要求。

 

难民安置问题:悬而未决

 

前面还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和巨大的挑战。

 

谈到边境管制,现阶段主要指难民船只,如何将这些寻求庇护者、难民和离岸加工者融入劳动力部门?未经授权抵达澳大利亚领土的寻求庇护者,究竟是移民问题还是国家安全问题?更多人死亡之前,谁来负责找到解决瑙鲁(Nauru)和马努斯(Manus)的残忍争端的解决办法?

 

现阶段只能寄希望于Coleman身上,并希望在Morrison的支持下,他能够规划方向的转变,并迅速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重新安置难民。

 

 

莫里森简介:“政坛锦鲤”背后的“强硬派”面孔

 

原创 | 澳洲迎来“政坛锦鲤”莫里森,未来移民政策将如何调整?

 

莫里森出生在1968年,他的父亲曾任职警察后来升任过市长,可谓政治世家。

 

由于现年50岁的Scott Morrison在自由党领导阶层的崛起显得畅通无阻,被中文媒体戏称为澳大利亚的“政坛锦鲤”。

 

澳大利亚人报认为,Morrison一路被提拔到关键的财政部长职位,而后迅速挑战成功成为澳大利亚总理,其经历也从侧面反映了,在很大程度上,Morrison是澳大利亚的“领导人旋转门”的产物。

 

澳大利亚的“领导人旋转门”,是指期间所有的澳大利亚总理均不能做满一个完整任期就被自己党内部罢黜,政坛更迭非常频繁。

 

但其实,Morrison还有不为人知的强硬派作风。现将他的主要事迹盘点如下:

 

“停船”政策

 

在担任前总理Tony Abbott的移民部长时,Morrison坚持将难民船掉头,采取了不妥协的立场。

 

2013年,Morrison通过发起了“停船”政策(Operation Sovereign Borders)来限制移民和偷渡,难民必须在过桥签证期间完全符合行为守则才有进一步留下的可能,同时严禁非法移民登陆澳大利亚边境。

 

同年,Morrison还设法在议会通过一项法案,这使得他比前任们都更有权力:他可以将寻求庇护者送回祖籍国、免费羁押寻求庇护者并拒绝任何乘船抵达的寻求庇护者。

 

此外,他还要求ASIO故意推迟对寻求庇护者的安全检查,以使他们错过获得永久保护签证的最后期限。

 

反对同性恋婚姻

 

Morrison来自教会保守的党派右翼,同时也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因此对同性恋婚姻持坚决反对态度。

 

在关于同性婚姻的激烈辩论中,Morrison强烈支持“反对方”。

 

阻拦华为:重视国家安全

 

作为一个坚定的保守派,Morrison曾经反复强调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早在2016年的时候,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和香港长江基建竞标澳洲电网公司Ausgrid股权的最后一刻,也是Morrison出手阻止了这起收购案。

 

近日华为被禁止进入澳洲5G市场,这其中也可能有Morrison的参与。

 

END

 

新总理Morrison上台后,澳洲移民政策是否就迎来了春天?

 

现在下定论,为时尚早。

 

除了Morrison作为政客的双重面孔让人捉摸不定,在这个澳洲政坛频繁异动的时期,国家的长远利益有时只能被暂时抛开,执政权是否能够延续已经成为政客考虑的首要问题。

 

就算Morrison有自己的执政立场,也难免会被党派的斗争裹挟着前进。

 

澳洲移民政策究竟前景如何?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发布者:,转载请注明出处:www.afndaily.com

(0)
上一篇 2018年9月1日 下午5:32
下一篇 2018年9月4日 下午3:3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澳洲财经新闻 | 澳洲财经见闻 - 用资讯创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