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崛起!不谈情怀,看实力

 

众所周知,当前全球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分别是三星、苹果跟华为。

 

今年,全球手机行业进入调整期,尤其是三星手机连续出现爆炸事件,令行业出现变数,有分析指三星空出的市场空间也许会被华为填补。

 

另一方面,凭借iPhone 4确立了江湖地位的苹果公司,也迎来了业绩下滑的局面。日前,苹果公司公布最新财报,财报显示本季营收同比减少9%,净利润同比减少19%。其中,大中华区营收87.85亿美元,同比减少30%。

 

于苹果而言,中国是美国之外的第二大市场。大中华区营收同比锐减三成,在专家看来这预示着苹果的用户粘性正在逐步下滑,究其原因,于内不外乎是自身创新力的衰减,于外则来自中国华为步步紧逼的压力。

 

华为崛起!不谈情怀,看实力
 

最开始华为只是一家电信设备制造商,进入消费市场不到几年,就成为仅次于三星、苹果的第三大智能手机品牌。

 

市场研究公司IDC(国际数据公司)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报告显示,三星、苹果和华为排名前三甲。其中,华为出货量3,210万部,全球市场份额占9.4%。在中国市场,华为已经站稳中高端市场。

 

华为老总的“小目标”

 

2016年11月3日,华为在德国慕尼黑发布了年度旗舰手机Mate 9。发布会结束后,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华为将在2年内超越苹果,成为第二大智能手机制造商。

 

华为崛起!不谈情怀,看实力

 

对于华为将在2年内要成为第二大智能手机制造商这个目标。余承东现在的非常有信心。余承东称:“4年前,我们说我们想卖手机,许多人认为我们疯了。现在我们又说每年要销售1亿台手机,他们又说我们疯了。”

 

事实上,2015年,华为手机出货量达到1.08亿部,在行业混战中实现快速成长。截止10月14日,华为2016年第1亿部手机下线,比去年提前了两个月实现了销售目标。

 

另外,在华为于2016年年初召开的主题为“铁血荣光,决胜疆场”的市场大会颁奖典礼上,华为宣布:2016年的销售收入挑战目标是818亿美元!将有可能是腾讯、阿里巴巴、百度收入总和的两倍。这三家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三家互联网公司。

 

如果 818 亿美元的目标实现,华为将向全球巨无霸公司迈向坚实的一步,在世界 500 强排名在 100 名以内。(将超过微软、索尼、松下等著名公司,这将是中国高科技公司前所未有的高度。)

 

华为凭什么冲 818 亿呢?

 

华为并非口出狂言,而是有“真材实料”自信的理由:

 

首先,拿数据说话。根据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的统计报告,2016年第三季度,华为手机出货量达到3360万台,市场份额9%。苹果出货量4550万台,市场份额12%,三星量出货7530万台,份额20.1%,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其次,持续不断的创新是华为最大的优势,从而替代苹果。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华为的地位会更高。

 

华为崛起!不谈情怀,看实力
 

从新发布的Mate 9,可以看出华为对自身创新能力的自信并非空穴来风。

 

Mate 9称得上是“性能怪兽”,搭载的新一代麒麟960芯片,使得CPU性能提升18%,GPU图形处理性能飙升180%,开启应用速度宣称超过iPhone7 Plus和三星S7 Edge。

 

同时,当下颇受用户以及厂商追捧的摄像、曲面屏、快速充电,在Mate 9身上都一一进行了升级。此外,Mate 9带有华为自主开发的界面软件,它使用人工智能自动保存应用程序、打开的照片和视频。这个特性可以帮助防止手机的速度和性能放缓。华为宣称Mate 9能做到连续使用18个月,运行不卡顿。

 

另外,三星的Note 7事件也给了华为一次“漂亮”的助攻。

 

余承东表示:“苹果试图拿出惊艳的设计但是面临困难,三星因为废弃旗舰手机遭受不利影响,华为现在已经抵达临界点。我们一步一步的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忠诚。”

 

手机的核心灵魂:华为“中国芯”

 

众所周知,安卓系统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国产手机都被美国谷歌霸占着。

 

但最可怕的是手机的核心灵魂:芯片,也被美国高通垄断控制。OPPO、Vivo、小米,就连用情怀打动国人的锤子M1手机,芯片都是来自美国高通骁龙,不禁让人感到悲哀。

 

华为崛起!不谈情怀,看实力

 

没有自己的芯片,中国手机就没有未来,销量再高也是没有意义的。

 

中国每年生产全球77%的手机,自主芯片却不到3%。几乎所有国产手机在面对美国高通的时候,都没有发言权和议价权,不得不向高通低头支付高昂专利费。

 

今年8月,高通在中国市场已经Oppo、Vivo等与110多家公司达成专利费收取协议。今年6月,因魅族拒绝支付专利费用,高通在中国市场指控魅族侵犯了他们多种功能和技术的多项专利,并索赔5.2亿元。

 

一个多季度过去了,就在专利费用纠纷关注度下沉的时候。10月15日,美国高通同时在美国、德国、法国对中国企业魅族进行起诉。

 

没有中国自主研发,就永远抬不起头,就永远低声下气。一部定价为2600元的手机就要缴纳800元的专利费。面对强势的高通,魅族显得无力,这既让国人愤怒也让国人感叹!面对系统、芯片都被美国垄断的国产手机市场,总要有人站出来担当。

 

2016年10月19日,华为向全世界宣布,来自中国华为自主研发、自主可控的超强芯片:麒麟960横空出世,在跑分上超越了高通,国产高端芯片制造迎来一大步跳跃。这一刻也轰动了世界,让国人扬眉吐气。

 

华为崛起!不谈情怀,看实力

 

在多核测试下,华为麒麟960一骑绝尘,GPU提升180%,碾压了不可一世的高通最强821、秒杀了高高在上的苹果最强A10,真正进入了世界顶级芯片阵容,这足以载入历史。

 

作为目前全球最高端的芯片,在安全方面麒麟960是全球首个获得金融级安全的手机芯片,意味着只要搭载麒麟960芯片的手机,将和银行卡、U盾是同一安全等级。

 

试想,一旦美国禁止高通向中国手机企业授权芯片,中国大部分风头正劲的国产手机都要日渐衰败!能真正与苹果、三星抗衡的企业只有华为一家。这句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目前能够做到自家设计芯片和终端产品联动的企业只有苹果、三星和华为,此次华为高端芯片的成功有利于供应链自助可控,不会受制于上游芯片商和竞争对手,能够及时满足终端的需求。

 

回想2013年起,中国的超级计算机6次蝉联世界第一,但使用的竟然也是美国芯片。美国商务部立刻下令禁止了英特尔、英伟达、AMD向中国出售高端芯片。如果在手机市场,美国“故技重施”,华为也已经做好了准备。

 

华为一直提倡:中国必须结束“中国科技需依靠西方技术才能拿下第一”的时代。

 

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绝对不能还受限于西方列国,不居安思危,就离死不远;不自主研发,就永无安宁之日。

 

华为芯片的“逆袭”靠的是研发

 

华为芯片的逆袭,是靠长期巨额的研发投入得来的。

 

普华永道旗下的咨询机构进入发布了最新的研究,该报告的结果显示:中国企业的研发支出增长幅度大幅度领先全球,并且中国企业华为集团研发支出首次进入全球十强,更是中国企业的榜首。

 

华为崛起!不谈情怀,看实力
 

2015年,华为研发投入596亿元人民币(94.8亿美元),占销售收入15%。过去十年,华为研发投入累计超过2400亿元人民币(381.7亿美元)。17万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高达45%。

 

未来几年,华为每年的研发经费会将超过100亿美元,其中15%-30%投入基础技术研究和创新。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中国联想集团10年累积研发费用仅为华为一年的2/3。中国台湾台积电投入16亿美元研发,鸿海(富士康是其中的子公司)14亿美元,联发科投资13亿美元研发。华为一年的研发投入,超过联想和台积电、鸿海、联发科等企业的总和。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今年3月表示,2015年全球企业专利申请排名方面:

 

华为以3898件连续第二年位居榜首。

 

华为在大机会时代,拒绝机会主义,始终聚焦管道战略。过去28年来,华为抵抗住了很多“赚快钱”的诱惑,拒绝今天的快钱,才能持续赚到钱。华为从不追求当期利润最大化,保持对未来的持续投入,用今天的钱,建明天的能力。

 

在自我创新的同时,华为坚持开放式创新。华为与全球逾百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合作,与2位诺贝尔获得者、100多位院士、数千名学者同行。

 

华为坚持“财散人聚”的理念,建立了广泛的利益分享机制

对内,创始人任总只留了1.4%股份,其余分享给了员工

对产业链“深淘滩,低作堰”,让利给客户和供应商

 

未来,华为希望建立一个开放共赢的ICT生态圈,共同做大产业、做大蛋糕,但华为只取1%,其余的都留给广大的合作伙伴们。

 

研发全球化再升级,华为布局16家海外研究所

 

近年来,中国公司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的步伐日渐加快。据2016年9月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目前,华为已经有18000多名员工派驻世界各地,研发中心海外已经超过16个。

 

华为崛起!不谈情怀,看实力

早在1999年,它就已经在俄罗斯设立了数学研究所,吸引顶尖的俄罗斯数学家来参与华为的基础性研发。进入21世纪后,华为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吸引人才的力度进一步增大:设置在德国慕尼黑的研究所目前已拥有将近400名专家,研发团队本地化率近80%。

 

在2016年,华为在这方面新交出的“成绩单”包括5月份新设立迪拜研究中心(满足中东和北非地区业务的需要),以及6月份在法国新设立的数学研究中心。后者是华为继俄罗斯研究所之后,在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与当地研究机构的紧密合作,可以挖掘法国的基础数学资源,为华为在5G等领域的基础算法研究进一步打下扎实的基础。

 

华为希望员工胸怀世界,首先要有管理世界的能力,然后再回来管理公司。

 

华为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知道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文化差异。当他们在全球工作的时候能够很容易的融入当地的生活。

 

出征·磨砺·赢未来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华为已经是中国的一张名片,有着让人引以为傲的战绩。但在华为人眼里,华为只是一家能力有限的公司,华为人需要空杯心态,不断的奔赴战场,接受挑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首传诵千年的檄文式的边塞诗歌,描述了盛唐时期边关战士不畏环境艰苦,保家卫国,为塑造万国来朝的盛世大唐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6年10月28日,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引用其中的“不破楼兰誓不还”,动员2000多名高级干部和专家,把他们重新投放到一线,探索无人区,包括非洲、中东等条件相对艰苦的地区和国家。

 

很多人或许会提出,16年前华为也有过一次这样的举动。但那时华为还处于企业初始阶段,为了生存不得不四处征战。

 

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华为已经从偏安一隅的本土公司,打败了一个个通信业的国际巨头,并创造出了让对手望而生畏的商业奇迹。

 

华为崛起!不谈情怀,看实力
 

对于这一切,任正非却认为,华为做得并不够好,并没有占据到语音时代和数据时代的战略要地。在任正非看来,数据时代之后的通信行业趋势,是图像时代。任正非在讲话中说到:“我们错过了语音时代、数据时代,世界的战略高地我们没有占据,我们再不能错过图像时代。”

 

如今,华为有了和一切国际通信巨头同台竞技的资本和技术,任正非提出,华为要在图像时代占据战略制高点。唯有如此,华为才能实现在2020年2000亿美金规模的目标。

 

当下华为派遣的2000多年高级专家和干部,按华为全员持股政策和优厚的薪酬体系,都是百万、千万乃至亿万富翁了,早已财富相对自由的他们,为什么在任正非一声令下就奔赴一线为华为占领图像高地、云化时代呢?

 

华为的创新动力-人才

 

希拉里·克林顿如火如荼的美国总统竞选中谈到,公司应向员工公开利润分配方案。也许她并不知道,一家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早就做到了——相关资料显示:

 

华为,作为一家由员工持股的公司,任正非持有公司1.4%的股份,剩余股份由84,000多名员工持有。

 

华为崛起!不谈情怀,看实力
 

华为由任正非于1988年在深圳创立,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目前公司拥有17万多名员工,服务全球30亿客户。华为是唯一一家海外市场收入(占全球总收入的67%)超过国内收入的中国公司。作为一家由员工持股的公司,华为无需面对任何来自私人投资者的压力。在该机制的支撑下,华为可以制定长期战略,并对未来的商业模式进行深刻思考。

 

创新是ICT行业的关键。因此,很多公司大力投资研发领域。华为的研发投入一直超过年收入的10%,并计划在接下来30年内翻番。

 

华为制定了一项政策:用于基础科学研究的30%研发投入中,可以接受50%的失败率。

 

这项决策鼓励员工在选择时敢于承担风险,激励知识工作者探索未知领域。

 

华为势必拿下澳洲市场

 

当前,澳大利亚的生产力有60%靠创新驱动。创新是创造就业、社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驱动力。2016年11月2日,华为亚太创新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开幕。

 

华为崛起!不谈情怀,看实力

 

华为亚太区总裁李今歌表示:“华为的成长与成功,缘于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核心价值观的力量。华为的探索,不是无源之水,而是基于对未来社会的洞察,以及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一以贯之,从未改变。

 

在亚太创新日上,华为公布了与全球学术界合作的创新研究计划最新累计数据:华为创新研究计划已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300多所高校,在全球范围内资助超过1200个创新研究项目,其中亚太区覆盖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家;2位诺贝尔获得者,100多位IEEE和ACM院士,以及全球数千名专家学者参与到该计划。

 

同时,华为在全球实施了“未来种子计划”,为大学在校生提供更宽广的平台,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技能、开拓国际视野,激发他们探索、构建未来智能社会的动力。

 

该项目在澳大利亚被正式纳入政府出资的“新哥伦布计划”。

 

结语

中国企业凭借释放生产力进入国际市场的阶段早已过去。近年来,中国企业屡次在国际高端领域取得优秀成绩得益于全球协作的蜂巢式创新,以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不断推进企业国际化。

 

华为崛起!不谈情怀,看实力
 

华为,就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优秀范本。将研发与品质作为推动生产力与竞争力的方式,一直是华为在国际化道路中的发展路线。已开始进入通讯行业“无人领域”的华为,在国际化扩张的道路中始终追求技术力量的提升。

 

产品与服务享誉国际的同时,华为好客的形象也得以传播。2015甚至发生了这样有趣的一幕,中东欧国家领导人集体来中国访问,其中一大半都跑去华为参观。

 

在国际化发展中,华为没有走并购其他科技企业吸收技术与市场的模式,而是秉承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建立起覆盖技术、渠道、服务、解决方案等涉及经营各方面的作伙伴网络。保持相对轻量化的企业架构,发挥核心优势,以商业合作为核心,以技术合作和人才培养为支撑,打造生机勃勃的全球生态。

 

相信华为在未来定能走出一条更为广阔的国际化创新道路,让我们拭目以待!

 

发布者:,转载请注明出处:www.afndaily.com

(0)
上一篇 2016年11月7日 下午9:56
下一篇 2016年11月8日 下午9:4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澳洲财经新闻 | 澳洲财经见闻 - 用资讯创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