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投资中国?因为开放,因为创新!——澳大利亚路演行记

过去的一周,我到澳大利亚出差,进行路演。

两年以前,我曾经到过澳大利亚自驾游,大洋路、十二门徒的风光还历历在目,对澳洲的印象就是风景如画、地广人稀,国家面积和我们差不多大,但是人口还没有上海多,这种地方应该特别适合养老,所以潜意识里面我感觉到澳洲路演没什么交流机会。然而一周下来,我们的安排特别的充实,不仅见了诸多的投资机构,还参与了澳大利亚商务部组织的seminar,和诸多的大学教授、政府官员以及专家学者展开了精彩的讨论,感觉不虚此行,澳洲的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澳洲投资机构对中国的兴趣日益增加,未来中澳的合作空间非常广阔。

 

澳洲人不多、但钱并不少。

澳洲的资管机构规模都不小。比如Future fundsAustralian Super,管理规模都超过1000亿澳币,还有昆士兰州的QsuperQIC,管理资产规模也接近1000亿澳币。1澳币目前接近5人民币,所以折算成人民币都在5000亿左右规模甚至以上。

而在这些资管机构当中,有一类特殊的机构名字都带着super,各种super其实是澳洲各种养老金管理机构,目前澳洲的养老金总规模超过2万亿澳币,也就是10万亿人民币,而澳洲的人口仅为2500万。相比之下,中国接近14亿人口,我们16年末的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的余额仅为6.5万亿人民币,说明我们的养老金相对来说太少了。

 

年金税收递延、鼓励养老投资。

为什么澳洲的养老金规模这么大?跟他们的税收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澳大利亚是高税率的国家,边际税率上升的很快,第一档免税,第二档税率就达到19%,最高档的税率45%,按照税率来算,在当地月薪3000澳币和5000澳币的税后收入差别不大。

但是政府在高税率之外开了一个优惠的口子,如果大家用工资买养老金,在一定的限额之内,不仅税率低,只有15%,而且还可以递延到退休以后再交。如果每个月的一部分工资都能少缴税并且拿去做投资,只是退休的时候一次性收一笔,那么日积月累下来,最后可能会多很多。正是因为这样的税收优惠政策,所以澳大利亚人基本不怎么储蓄,有钱要么花掉,要么去买养老金,而养老金都是专业机构在管理,每年稳定增值,所以规模就会越来越大。

 

主要投资发达市场,对中国兴趣增加。

目前,澳洲金融机构的投资主要在本地市场,以及发达国家市场,G7国家被称为核心市场,其他被称为非核心市场,而中国资本市场相对封闭,因此过去对中国的投资都不多。

但是,目前澳洲投资者对中国的兴趣正在明显上升,有几个重要原因:

 

一是中国是澳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无论是货物贸易还是服务贸易,中国都是澳洲最大的出口国,澳大利亚不仅向中国出口铁矿石,大量的中国留学生和游客也给澳大利亚带来滚滚财源。

 

二是中国资本市场日益开放。过去几年,中国相继设立了沪港通、债券通等制度,让海外投资者可以投资境内资本市场,而在1861日,A股将被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而彭博公司表示,将在194月把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债纳入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很多投资机构都在追踪这些指数来投资,这意味着随着中国股市和债市开放的加大,将来愿意进中国投资的资金也会越来越多,央行数据显示目前外资持有国内各种金融资产的余额达到4.47万亿。

 

投资中国的疑问也很多。

与此同时,澳洲机构对投资中国也有很多疑虑:

 

首先的问题是,既然澳洲的经济这么依赖于中国,那么根据投资的分散性原则,其实就不应该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否则的话就相当于把全部鸡蛋都放在中国这个篮子里了。有一家大机构的经济学家笑称自己就是半个中国经济学家,他们去美国路演的时候,人家问的就是如果中国经济减速,你们会怎样诸如此类的问题。

 

其次的担心来自于房地产泡沫,全球都很关心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而澳洲格外关注,因为澳洲也有相同的问题,有个经济学家告诉我,过去10年悉尼、墨尔本的房价基本都涨了23倍,而居民的债务负担也很严重,澳洲居民的负债余额已经接近其可支配收入的180%

 

还有对中美贸易战的担心,中国的出口增速会不会大幅下滑,进而影响到澳洲经济,中国如何应对。

 

另外一个担心来自于市场波动性和换手率。澳洲的投资机构主要是养老金,其目标是长期稳定的回报,因此偏好低波动率的成熟市场,其股票持仓一年换手率通常不超过50%。而中国A股去年整体的换手率超过200%15年的时候甚至高达500%。而高换手通常意味着高波动率,缺乏稳定的收益预期。

 

最后的担心来自于监管政策。比如说外汇政策,会不会突然又收紧了,投资的钱进来以后出不去;还有股市的监管政策,上市公司停牌,财报内容,信息披露有待更完善等等。

 

不一样的中国:新经济与债市。

而对于这些担忧,我们认为:虽然中国的旧经济有风险,但新经济充满希望,而债市也有机会。

 

过去中国经济发展靠举债。

要理解中国经济的未来,首先要理解中国经济的过去。

 

长期增长靠创新,短期波动靠举债。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达里奥,他对于债务周期有着深刻的洞见,他所创办的桥水公司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2011年的欧债危机都获得了两位数的正收益,而他的债务周期模型其实也特别适用于对中国经济的分析。在他看来,长期的经济增长来源只有一个:就是技术进步,就是创新;但是在短期内,靠举债也能过上好日子,但这种日子不会长久,一旦要还债就会过苦日子,因此债务周期会导致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中国三轮债务周期。08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前,中国的收入增速与债务增速相当,当时并没有债务问题。09年以后我们的债务增速开始超过收入增速,导致了债务率的持续上升。而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的三个主要的经济主体:企业、政府和居民部门在轮番举债,第一次是09年,4万亿计划下企业部门大幅举债;第二次是12年,政府部门通过融资平台大幅举债;第三次是过去两年,居民部门大幅举债。

 

举债开心还债伤心。在每一次借钱的时候可能大家人人开心,比如说09-10年,4万亿计划出来以后,企业部门的新增举债从2万亿激增到8万亿,带来了经济回升股市上涨;再比如过去两年,居民部门的新增举债从4万亿翻番到8万亿,带来了房地产市场的欣欣向荣。但是每当要还钱的时候就很不开心,比如说11年,企业部门借不动了,当年经济下滑股市下跌;而18年以来,股市表现不佳,钢铁、煤炭等价格比年初大幅下滑,其背后的根本原因也在于这一次举债主角的居民部门借不动了,居民月度新增商业贷款从17年的6000亿降到了现在的5000亿,而且还在继续下降。

 

会不会重走放水老路?按照过去的经验,每一次中国经济遇到问题,我们都会走到放水的老路,找到新的方式继续举债。而这一次刚好在4月份中国央行全面降准1个百分点,因此有观点认为中国又开始大幅放水了。但对此我们坚决不认同,理由非常简单,中国目前的债务率已经达到历史顶峰,我们的所有经济主体都已经借过一大笔债了,如果还靠举债来发展,未来不会有任何前途,因此要理解中国的未来,更应该思考的是我们如何降低债务率水平,摆脱靠债务发展经济的模式。

 

供给侧改革,中国经济降债务的努力。

而在我们看来,15年开始的供给侧改革,其实就是中国经济降债务的各种努力尝试。

 

理论上,降债务有四种方法。从宏观来看,债务率等于负债/收入,因此要降低债务率,要么降低分子的负债,要么增加分母的收入。其中降低负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降低利率、也就是降低债务的被动扩张速度;另一种是控制债务的绝对规模;而增加收入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增加通胀、相当于增加名义收入;另一种是增加实际收入。

 

15年降成本,降低了利率。2015年是供给侧改革元年,那一年我们提出来降成本,手段是降息降准,其实是用降利率的方式来解决债务问题。

 

16年去产能、17年去库存,推高了通胀和房价。2016年我们开始去产能,结果是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而17年的去库存大幅推高了中国三四五线城市的房价。过去两年的政策主线其实就是再通胀,理论上通胀越高,存量的债务就越不值钱。

 

未来政策转向去杠杆、补短板。但是从结果来看,过去几年中国经济的债务率虽然上升速度下降了,但绝对水平还在上升,债务问题并没有解决。其实原因也非常简单:利率降低了,通胀和房价预期起来了,谁不想找银行多借点钱?如果不把银行的钱管住,债务率是不可能降下去的,而管住货币其实就是去杠杆。另外,光用通胀提高大家的名义收入其实没有意义,只有提高实际收入才真正有意义,这其实需要补短板提高效率。因此未来要想真正解决我们的债务问题,必须管住货币、提高效率,这意味着供给侧改革的重心必然会转向去杠杆和补短板。

 

去杠杆收货币,货币低增新常态。18年,在货币领域发生了两个巨大的变化。

 

一是我们没有指定货币增速目标。以往我们每年都有一个12%甚至更高的货币增速目标,但是今年没有了。央行对此的解释非常明确,因为过去我们的货币发多了,所以以后的货币可以少发一点,未来货币低增将是新常态。

 

另一个就是正式颁布了资管新规、严格监管影子银行。过去银行理财靠着刚性兑付、创造了相当大的影子银行,而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未来不再允许刚性兑付,不允许投资非标资产,影子银行的规模或将持续萎缩。

 

过去十年中国的M2平均增速高达15%,但如果加入影子银行以后的实际货币增速还要更高。而目前中国的M2增速仅为8%左右,而且随着影子银行的收缩,M2指标的水分也越来越少,这意味着目前的M2增速比过去10年的实际货币增速下降了一半以上。

 

经济短期承压。而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依然高度依赖于债务融资和货币,因此货币融资增速的大幅下滑必然会对短期经济形成冲击。虽然今年1季度中国实际GDP增速没变,但GDP名义增速已经从11%降到10%,而企业利润增速也出现明显下降。如果我们下决心去杠杆收货币,那么对地产和相关高债务依赖行业的短期冲击将不可避免。

如果经济短期下行,那么中国资本市场的机会在哪里?

 

New is betterLess is more

18年年初,我们提出来《旧不如新、少即是多》,认为创新和债市将是未来的主要机会,而且是长期机会。

 

研发和创新记入GDP2016年,中国经济在宏观统计上发生了两个巨大的变化。首先,我们正式把研发计入了GDP,以前研发费用都作为成本扣除,而16年起大部分研发作为资本加入GDP。其次,我们把新经济也都记入到了GDP,中国的网上零售、移动支付等领先全球,但过去在GDP里面体现的不充分,16年以后统计局专门建立了对三新活动的统计方式,把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都统计到了GDP之中。

 

经济企稳归功于新经济。在过去1年,中国经济出现了超预期企稳,其实归功于新经济而非旧经济。如果只是看工业和房地产,其增加值同比增速在持续下滑,但是代表新经济的信息服务业持续高增,虽然其占比只有GDP4%,但增速高达30%,可以贡献1%以上的经济增速,弥补了工业增速的下滑。

 

而在有了新经济的抓手之后,我们就可以思考如何促进新经济发展,我们发现,旧经济和新经济的核心差异在于融资方式,旧经济靠债务融资,而新经济靠股权融资。

 

工业化靠债务融资。过去30年我们处于工业化时代,受益于两大红利,一个是人口红利,每年平均有1000万年轻人加入工作人口,另一个是城市化,每年平均有2000万农民进城,加总以后有3000万人需要买房、买车,大家需要买更多的商品,所以企业的任务就是找银行借更多的钱,生产更多的产品。但是目前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结束,年轻人口每年平均减少500多万,城市化也接近尾声,如果还是靠找银行借钱发展,那么债务问题和资产泡沫只会越来越严重。

 

新经济靠股权融资。虽然中国的年轻人变少了,但是收入还在增加,这意味着消费升级是以后的主旋律,对企业而言,意味着以后要生产更好的商品、而非更多的商品。而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必须靠创新。而创新的根基在于科学家、工程师等,在于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属于轻资产,不可能大量找银行贷款,而必须依靠股权融资。

 

而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2001年曾经专门写过文章,论述新经济与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的关系,在当时的他看来,新经济就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新经济的核心特点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创造性和市场的追求为源动力,而风险投资则是驱动新经济扩张的最关键因素,而风险投资必须以资本市场为出口,股权融资是分担风险、激励创新的最佳机制。

 

我们比较了美国、中国、日本的大企业,发现新经济的大公司基本上都是股权融资培育出来的,比如Facebook在上市之前就经历过10轮融资。中国的腾讯和阿里巴巴也是靠股市培育的。而旧经济的龙头,比如日本的丰田,中国的宝钢等都是靠银行融资培育的。

 

产业基金崛起,替代融资平台。而要发展股权融资,首先要找到资金来源。因为股权融资存在风险,所以往往需要长期投资者。在美国,他们的股权投资基金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是养老金,而以色列则是政府资金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中国,过去地方政府热衷于设立各种融资平台,举债融资进行基建投资。但从2014年开始,以大基金(集成电路基金)的设立为标志,我国政府产业投资基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通过吸引社会资本,目前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存量规模已经超过3万亿,而其投向基本都是IT、互联网、生物医疗等新兴产业。

 

股权融资地位提升,为中国新经济服务。而股权融资的发展,离不开发达的资本市场,因为PEVC对创新企业的投资,需要在资本市场成功退出,这样能让有效率的资金变得更大,更好地投向创新企业。

 

在中国过去,经济靠举债发展,股权融资的规模相对不太高。从今年两会的政府机构改革来看,我们发现这么一个变化,就是证监会单列,而把银监会和保险会合并为银保监会。在我们看来,这背后的含义应该是大幅提升了股权融资的地位,因为证监会主管的股市代表股权融资,而银行贷款主要代表了债权融资,因此这样的安排意味着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同等重要。

 

与此同时,中国资本市场正从主要为国企融资转变为创新企业融资。

 

港股制度变革,助力创新企业。首先的改变来自于香港市场,港股今年引进了两个重要的制度变革:同股不同权和亏损企业上市。创新企业想大量融资又不想失去控制权,那么就需要允许同股不同权,当年阿里因为这一诉求从香港退市去了美国,而在有了同股不同权之后,今年小米就留在了香港,不用去美国上市。

 

另外,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医药行业大有希望,尤其是做创新药研发的企业,但是医药研发动辄需要5-10年,在早期容易出现亏损,所以要支持创新药企业发展,就需要允许亏损企业上市,第一个去美国上市的创新药企业是百济神州,上市以后股价涨了近10倍,如果香港也允许亏损的新药企业上市,那么未来的类似百济神州的企业也不用去美国了。

 

港股充满希望,从周期到成长。在我们看来,香港股市的这些积极变化值得肯定,所以今年年初我们明确提出,对香港市场长期看好,因为香港已经不再是一个代表金融和地产的周期市场,而是将转变为以腾讯为首,预计未来包括小米、蚂蚁金服等一批新兴企业龙头的市场,它代表的是中国的转型和创新,如果大家看好未来的中国,就应该看好港股的长期机会。过去光靠一个腾讯就助力恒指回到了3万点的历史高点,未来如果有更多的新兴企业去香港,那么港股长期肯定充满希望。

 

A股变革助力创新。问题是,如果港股这么有希望,那么为什么还要买A股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可以反过来想,我们怎么会把好企业全都送给香港市场,让A股无事可干呢,这绝对不可能是这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目的。

 

所以,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来思考,香港本来就是中国的,所以港股的变革是中国资本市场变革的一部分。我们认为,对于很多创新制度,在A股实施其实有风险、因为A股的制度目前相对来说还不完善,所以我们不妨把香港的变革看做是一个试点,让香港先改,如果香港的新制度确实对创新企业有利、好企业都愿意去,那么我们也就有足够的理由在A股进行变革,这意味着目前香港有的制度预计未来A股也都会有,只是时间问题。

 

而在A股层面,最值得重视的是3月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的文件:《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明确支持创新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发行证券上市,对于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内达到相当规模的创新企业,在境内发行股票或者存托凭证可以不使用盈利指标要求,这相当于明确定位A股未来要为中国创新企业服务。而在30年以前我们设立A股市场的主要目的是为国有企业融资服务,这个变化的背后意味着资本市场将成为中国支持创新的主战场。

 

美国研发创造价值。美股最近又持续大涨,纳斯达克接近历史高点,原因是微软、亚马逊、苹果等科技企业的业绩超预期。而他们高利润增长的背后,是高研发投入的支撑。

 

比如著名的亚马逊公司,其市值接近8000亿美元,其持续亏损了20年,到2017年才30亿美元净利润,换算成PE高达200多倍,为什么市场给予它这么高的估值?一个重要原因或在于17年其投入了226亿美元进行研发,如果亚马逊完全不做研发,那么它的17年盈利可以达到256亿美元,换算成PE也就是29倍,要低于其他主要的科技公司。这说明,在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对企业研发费用要给予相当的估值。

 

而亚马逊的研发不仅给股东创造价值,也直接创造GDP,相比16年,亚马逊的研发费用增加了65亿美元,如果将这一笔新增研发费用直接计入GDP,差不多相当于美国17年新增7600亿美元GDP1%,这还只是亚马逊一家公司的贡献。

 

中国研发开始崛起。中国研发投入最多的企业是华为,17年的总研发投入接近1000亿人民币,但是在上市公司层面,研发投入还不够。统计显示17A股企业总研发投入约为5700亿人民币,仅相当于6个华为的投入。

 

但是在今年以来A股市场,虽然整体表现不佳,但是从结构来看也有不少行业和公司表现不错,比如说生物制造、软件和半导体,比如恒瑞医药等公司,而这些行业和公司其实有一个共性,就是研发投入占比比较大,这说明A股市场也开始重视研发的价值。

 

未来靠股权和研发,就不会走举债老路。因此,回顾2016年以来的一系列变革,我们首先把研发和创新记入了GDP,同时开始改变税制激励创新,2016年以后多做研发可以少交不少税,在政府层面开始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取代融资平台,同时极大提高了股权融资的地位,改革资本市场制度为创新企业融资服务,而资本市场也开始重视研发的价值,这意味着我们找到了靠股权融资和研发创新稳增长的新路,就不会再走举债发展的老路。

 

如果货币不再超发,房地产会面临挑战。如果有了新经济可以依赖,那么我们就可以下决心抑制货币超发,摆脱对债务发展模式的依赖。而房地产泡沫的根源在于货币超发,过去十年房价大幅上涨的背后是中国的广义货币翻了好几倍,如果未来影子银行持续收缩、货币长期低增,那么房地产行业将失去长期投资价值。

 

如果不再过度举债,利率会长期下降。另一个好消息是如果我们不再过度举债,利率会长期下降。其实理由特别简单,利率上升是因为借钱的人太多了,如果我们以后管住货币超发,借钱的人变少了,那么利率自然会慢慢降下来。

 

美国80年代供给学派,新经济与债市齐飞。在美国的70年代,也曾经出现过货币超发,房价和各种商品价格暴涨。但是后来美国人发现,货币超发除了带来涨价,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在美国80年代出现了供给学派的改革,其核心是两大思想:一是减税、提高企业的效率;另一个是收缩货币,抑制价格上涨。

 

而事后来看,美国80年代以后的货币收缩只是降低了通胀,而并没有降低经济增速。在美国80年代以后,表现最好的是两大类资产:一是新经济,可以看做代表新经济的纳斯达克指数涨了30倍;另一个是债市,80年代以后美国利率出现了长期下降。

 

中国供给侧改革,创新和债市充满希望。而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其实和美国的供给学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过去10年,我们陷入了货币超发,制造了地产泡沫,但带来了长期债务风险。过去两年去产能和去库存的大力推进,使得很多人把供给侧改革理解为收缩供给、理解为继续涨价,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真正的供给侧改革是减税,是提高供给要素的效率,是补短板;是收缩货币,抑制靠举债刺激需求的增长模式。因此,如果未来我们的供给侧改革重心转向去杠杆和补短板,一手抑制货币超发,一手通过减税、开放资本市场激发创新、提高效率,那么未来中国的创新和债市也充满希望。

 

为什么要投资中国,因为开放,因为创新!

所以,按照我们的观点,为什么中国资本市场值得澳洲机构来投资,是因为中国资本市场越来越开放,而且过来并非买房地产和周期股,这些在澳大利亚也能买到,而是投资中国的新经济。

 

应对贸易挑战,咬定开放不放松。确实,美国掀起的贸易战对中国有很大的冲击。而且从历史经验来看,当时日本那么听话,最后被美国人欺负得够呛,而现在我们是美国的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所以也躲不掉中美贸易冲突的挑战。但是从我们政府的应对方式,我们发现了和当时日本的本质差别。

 

当时日本主要通过汇率升值应对日美贸易冲突,结果是出口下降,相当于降低了经济开放度。而目前中国的应对方式非常明确,不会用汇率的大幅升值来应对,也不会主动大幅减少出口,而是考虑大幅增加进口,进一步开放中国的服务业。而增加进口意味着继续增加中国经济的开放度,有利于提高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无论是沪港通、债券通还是即将到来的沪伦通,还有近期中国总理访问日本,继续扩大境外机构的RQFII额度,以及我们对金融行业开放力度的加大,都意味着中国在坚定走向开放,而开放的资本市场也被MSCIBloomberg等全球指数所接纳,开放就是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的最重要理由。

 

投资中国的新经济。目前全球的创新企业,中国和美国基本二分天下,但是在过去中国优秀的创新企业基本都在美国上市,所以澳洲机构也不用考虑到A股投资。

 

但目前特朗普正在带领美国走向封闭,而考虑到中美贸易冲突的升温,意味着未来中国的创新企业应该不会主要在美国上市,而会以香港或者A股成为上市的首选。而中国的创新企业也绝不止于BATJ,比如华为的研发力度远高于BATJ,未来是不是有可能在国内上市?而小米其实这几年的表现非常突出,我们认为未来未必比BATJ差多少。而即便是腾讯,在今年也遭遇了来自抖音短视频的挑战,抖音或者今日头条会在哪里上市呢?还有中国巨大的芯片市场、医药市场,未来中国的芯片巨头、医药巨头会在哪里上市呢?如果大部分选在港股或者A股,那是不是应该考虑先买个A股的船票呢?

 

投资中国的债市。目前很多人对中国的债市有误解,比如中国的10年期国债利率是3.7%,而美国大概是3%左右,所以结论是中美利差只有70bp。但其实中国的国债是免税的,中国境内的银行保险买国债可以抵扣25%的企业所得税,中国真正的无风险利率是政策性银行金融债,目前利率是4.5%,比美国的10年期国债利率高150bp。因此,中国拥有主要经济体当中最高的无风险利率。

 

其次,过去中国的债市基本都是刚性兑付,买国债和企业债没有区别,所以外资看不懂也没法投资。但是按照我们去杠杆的进程,如果下决心打破刚兑,压缩影子银行,其实意味着很多靠表外融资的企业将面临债务违约风险,今年以来中国债市的违约越来越多,这其实也意味着中国债市在走向成熟,无风险利率开始真正有价值,风险资产在被重新定价,而有效率的市场也更加值得外资机构来考虑投资。

 

专家治国,靠市场不靠放水。总结来说,我们所描述的中国经济变化引发了澳洲投资机构极大的兴趣,根据我们了解,澳洲市场投资者也认同,如果我们下决心收缩债务和货币,发展股权融资,激发创新,继续开放市场,那么以后会充满希望。只是我们政府这样做的决心有多大,会不会受不了中间的阵痛?

 

而在我们看来,新一届的政府领导特色是专家治国,刘鹤还有易纲都是学者出身,他们过去的文章都充分体现了市场化、开放的方向,所以我们相信他们的政策应该不会走到放水的老路。

 

中国开展年金税延,机构投资时代到来。而中国未来转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资本市场,而澳洲养老金的发展经验也特别值得我们借鉴,15年中国股市创新不太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市场投机性较强、散户较多,而澳洲通过税收递延鼓励居民购买养老金,通过养老金来投资,既增加了收益、也降低了波动。而中国政府在18年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而18年起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开始试点,如果能够推广开来,那么我们在国内也会逐渐形成和澳洲super一样庞大的养老金,而稳定的长期投资者也将更加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时代或正在走来。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姜超宏观债卷研究

发布者:,转载请注明出处:www.afndaily.com

(0)
上一篇 2018年8月10日 下午1:14
下一篇 2018年8月13日 上午8:5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澳洲财经新闻 | 澳洲财经见闻 - 用资讯创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