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管道引发的“血案”——俄乌天然气生意的地缘政治经济博弈

最近,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紧张局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局部大规模地区冲突,资本市场也开始提前计价——原油和天然气价格分别出现跳涨,其中英国布伦特原油期货突破100美元大关。

而俄乌局势的不断变化,也为大宗商品市场增加了大幅波动性。

昨天上午,美军发言人表示,俄方在承诺部分撤军后,非但没有付诸行动,反而在俄乌边境增派近7,000名士兵,让稍有缓和的气氛再次紧张了起来。

两条管道引发的“血案”——俄乌天然气生意的地缘政治经济博弈

不过,也有犀利的分析调侃道:“如果再不打,美国可能就得急得换上俄军军装亲自演戏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引发了这一轮的大规模对抗?

这场牵扯到美国、俄罗斯、乌克兰甚至大半个欧盟的博弈中,每个国家又都打着什么样的算盘呢?

首先,我们来看催化这一地区冲突的导火索——北溪天然气管道(Nord Stream Pipelines)

所谓北溪天然气管道,是指两条从俄罗斯维堡(Vyborg)通往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Greifswald)的离岸(海底)天然气管道。

北溪一号(Nord Stream 1)于2011年11月已投入使用,而北溪二号(Nord Stream 2)则在2021年9月竣工。

两条管道引发的“血案”——俄乌天然气生意的地缘政治经济博弈

北溪二号管道(Nord Stream 2)

两条管道引发的“血案”——俄乌天然气生意的地缘政治经济博弈

北溪一号、二号离岸天然气管道示意图(地图上方红色线)

随着两条海底天然气管道的建成,俄罗斯和德国成为了最大受益方。

对于俄罗斯来说,可以将本国盛产的能源商品以最高效的方式输送到德国,增加本国能源出口创收;

对于德国来说,成为整个欧洲天然气的集中分销点,无疑是在工业革命4.0的基础上锦上添花。

特别是在欧盟快步向新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天然气的分销权也将为德国在欧盟带来了更高的话语权。

不仅如此,德国作为二战战败国,为了恢复国际地位和声誉,在二战结束的几十年里做出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牺牲——无论是前德国总理勃兰特在纪念惨遭纳粹杀害的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还是在各类国际条约中支付巨额赔偿……

这些成本的支出也奠定了德国不得不从希特勒领导下的极端民族主义向国际化强国转型。

而在全球新能源竞赛中,获得天然气的持续供给,也成为了德国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但是,德国的另一个身份却让自己有些进退两难——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成员国。

而北溪天然气管道中利益受损最大的正是北约的灵魂领袖美国。

对于通过长臂猿式管辖来阻挠的美国,德国可以说“又爱又恨”。

“爱”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因为自己是欧盟和北约的成员国,“恨”是合情合理,但是又不敢声张表现,因为崛起的德意志民族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因美国的参战而挫败。

而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又在二战结束后,顺理成章将德国一分为二,直到89年底才再次统一(东西德分裂持续45年直至柏林墙倒下)。

所以,德国没有理由发自内心支持任何阻碍北溪天然气管道运作的行动,更没有理由让已经投入的建设成本和长期规划付诸东流。

数据显示,作为北溪天然气管道(1号+2号)的最大受益方,德国、俄罗斯以及欧盟境内的能源巨头都对北溪项目进行了巨额投资。

广告

两条管道引发的“血案”——俄乌天然气生意的地缘政治经济博弈

广告

以北溪二号管道为例,出资方分别为Uniper、Wintershall Dea(二者均为德国能源公司)、奥地利石油天然气集团(OMV)、法国能源巨头Engie以及荷兰皇家壳牌(Royal Dutch Shell)。

5家欧资企业共投入50%项目所需资金,而剩余的50%均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投入,其中二号管道总共投入超过95亿欧元。

两条管道引发的“血案”——俄乌天然气生意的地缘政治经济博弈

经济效益方面,俄罗斯银行(CBR)统计显示,俄罗斯在2021年出口总额达到了4,898亿美元,其中管道天然气占542亿美元、液态天然气(LNG)为76亿美元,二者总和达到出口总额12.62%。

虽然与整体GDP相比并不显著,但是贯通两条天然气管道,对于在地缘上相邻的俄罗斯和欧洲,却是一件一箭双雕的好事。

在欧亚大陆上,经济利益不但可以促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商业往来,也可以成为维系地区稳定的保险。

在国际舞台上,同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俄罗斯和法国(德国为战败国),将有空间摩擦出更多合作互助的火花,同时也能够解决欧洲一直以来的“阿基里斯之踵”——对外的能源依赖。

那么,看似完美的北溪管道计划是否一帆风顺呢?

显然不是,因为只要有赢家,就会有输家,而北溪管道计划得罪的正是美国和乌克兰。

无论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还是以美元挂钩原油,美国为了守住全球霸主地位而在军事、经济、金融、政治以及第四权的布局上可谓是不遗余力。

但是,特朗普执政期间多次“任性退群”以及对欧盟征收惩罚性关税所埋下的隐患,不但一直在蚕食欧盟同盟的凝聚度,也催化了欧盟另辟新径的决心。

对于乌克兰来说,自1991年从前苏联独立之后,一直没有出现过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

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乌克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1,550亿美元(2020年出现4%负增长),相比之下,国土面积不到乌克兰(60万平方公里)一半的新西兰(28万平方公里)都可以轻松突破2,000亿美元GDP。

政治方面,独立早年的乌克兰政党之间也不断因为站队发生冲突(亲俄或亲美),并在2004-2005年爆发过全国性政治抗议事件(橙色革命)。

在内部,乌克兰面临亲俄势力的长期渗透和影响;

在外部,乌克兰与巨大的俄罗斯接壤,并随时面临直接军事威胁(2014克里米亚军事冲突),可谓内忧外患。

所幸,乌克兰作为俄罗斯通往欧洲的内陆跳板,三条遗留的内陆天然气管道也成为了乌克兰的重要经济来源——每年仅在乌克兰境内的“转运费”(transit cost)就高达33亿美元。

明明能够“躺赢”的乌克兰,为什么还要“奋斗”呢?

两条管道引发的“血案”——俄乌天然气生意的地缘政治经济博弈

三条内陆天然气管道示意图

答案很简单,因为这三条内陆管道同样成为了俄乌政治博弈的筹码。

每当俄乌关系恶化,俄罗斯就通过中断供应天然气的手段制裁乌克兰,而乌克兰也多次通过提高“转运费”和关闭境内段管道作为反击。

这也是为什么乌克兰多次申请加入北约:

  • 一方面可以寻找北约盟友的军事庇护,
  • 另一方面则期望能够与欧美同盟获得更大发展机会。

当然, 作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领袖,美国深知乌克兰这颗旗子在东欧地区和俄罗斯之间的价值,分寸巧妙地牵制俄罗斯,既不能把俄罗斯彻底激怒,也可以在必要时刻进行制约。

对于俄罗斯来说,一旦乌克兰正式成为北约成员国,那么俄罗斯西部边境线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北约不但可以在乌克兰境内部署军事基地,还可以通过北约第五条款(Article 5)让俄罗斯进退两难。

两条管道引发的“血案”——俄乌天然气生意的地缘政治经济博弈

第五条款规定:“所有签署国在面对任何针对北约成员国发动的武装攻击时,都应视为针对全体成员国发动的武装攻击。”

而这一条款正是北约成立初,针对防范苏联对西欧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的保险锁。

那么回到天然气管道的问题上,欧盟与俄罗斯直接将两条海底管道打通,绕开乌克兰这块是否之地,也许已经是眼下最为妥当的解决方式。

但是,面临失去天然气“转运费”的乌克兰,以及面临欧盟渐行渐远的美国,同样无法发自内心为俄欧欢呼鼓掌。

这就是为什么两条天然气管道也许将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至于俄乌局势在近期将如何发展,我们尚未可知,但是新能源竞赛带来的力量再平衡,无疑将成为未来地缘政治经济博弈的重头戏。

*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发布者:afndaily,转载请注明出处:www.afndaily.com

(0)
afndaily的头像afndaily
上一篇 2022年2月18日
下一篇 2022年2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澳洲财经新闻 | 澳洲财经见闻 - 用资讯创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