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Christine Liu)一直不愿管父母伸手要钱,但当新冠病毒大流行爆发时,她别无选择。
她说,“我感到很内疚……尽管我几乎入不敷出,但我还是不想开口。我认为这次大流行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
28岁的小刘从澳洲国立大学毕业,她在一家餐厅找到了一份服务员的工作,同时继续她的代购副业。
她购买澳大利亚制造的产品并向中国消费者发货,包括婴儿配方奶粉、保健品、化妆品,偶尔也会有名牌包包。
但自今年年初以来,需求一直在急剧下滑。
她从去年每月至少卖出300罐婴儿奶粉,到今年9月只卖出了50罐。

小刘的年营业额也比去年的逾20万澳元减少了一半,去年她的税前利润约为2万澳元。
她表示,“以前太多订单经常让我接到手软,但今年我的手机几乎没有一条消息。”
“代购正在消失,但不会完全消失。”
澳大利亚价值数十亿澳元的代购行业已经被疫情颠覆,不仅成千上万的个人代购受到了影响,澳大利亚的主要企业也同样“在劫难逃”。
COVID-19是如何撼动“代购渠道”的?
在澳大利亚,婴儿奶粉被扫空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但在中国代购客户中颇受欢迎的a2奶粉,目前正面临产品供应过剩的问题。
虽然很难知道哪个单一因素造成了最大的破坏,但一个问题是海外入境人数的减少,尤其是留学生。

在COVID-19之前,澳大利亚估计有15万名代购。
尽管有像小刘这样的专业代购,但许多人是临时移民或游客,规模较小,他们为国内的朋友和家人带货。
约有1000家实体专卖店迎合了这一需求,遍布澳大利亚各地,但许多已经关门。
为澳大利亚品牌与代购牵线咨询公司Honeyroo的主管傅先生(Jerome Fu)表示,目前约有30%的代购专卖店暂时或永久关闭。
他说,“即使是在悉尼的店,来买东西并寄回中国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但造成影响的不仅仅是游客人数的不足,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在疫情爆发后发生了改变。
小刘表示,“出于安全考虑,他们倾向于选择在中国生产或储存的产品,因为从海外发货时,包裹可能会感染新冠病毒。”
根据4月份发布的官方数据,中国经济出现了1992年以来的首次收缩,这影响了中国人的购买力。 傅表示,“中国消费者购买进口产品的购买力下降……还有一个原因是物流(中断),产品运输时间那么久,人们等不及。”

澳大利亚那些依赖代购的企业怎么办?
贸易低迷对代购和他们的客户产生了连锁反应。 最大的代购物流供应商之一——蓝天快递(Blue Sky International Express)于今年5月破产。
蓝天快递在悉尼和布里斯班的数十名客户表示,他们正试图取回仍留在公司的货物,而在墨尔本的一些客户称,他们可以通过支付额外费用拿回自己的产品。

这些客户——代购和专卖店老板——估计,价值80万澳元的商品和近7000个包裹仍下落不明,但真实数字可能更高。
根据维生素公司Blackmores今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COVID-19导致该公司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净销售额下降了16%。
代购的未来
由于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破坏影响目前仍看不到尽头,代购正在寻找适应方法。
小刘已经在一家餐馆找到了一份兼职工作,以维持目前的收支平衡,但她也在考虑利用品牌推广技巧,把自己变成一名有影响力的网红。
其他人如小华(Longlong Hua)已经完成了转型。
“自3月份以来,我的业务一直在下滑,但我把自己的仓库升级成了10家直播工作室,”小华表示。
小华还邀请个人代购利用她的工作室与中国消费者建立联系,并推广澳大利亚品牌。
“这绝对是一个机会,因为中国消费者喜欢这种互动,”她说。
发布者:afndaily,转载请注明出处:www.afn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