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工经济平台Airtasker作为上市首日迎来开门红,周二收盘时股价暴涨了61.5%,但来自悉尼的华裔首席执行官冯先生(Tim Fung)选择关注长期发展而非公司第一天的表现。
冯先生于2012年与伙伴共同创立了该公司,他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保留了12.7%的股份。Airtasker上市首日股价爆涨,使他的股份价值跃升至超过5200万澳元。

在开盘交易中,该股最高攀升至1.16澳元,涨幅超过98%,但其股价收盘时回落至1.05澳元,但仍远远高于65澳分的发行价。
“我甚至都还没看过(股价),我也要求我所有的员工都不要看。我看到有几个人偷偷打开手机想看股票app,但我一直跑来跑去制止他们。”冯先生周二对《澳洲金融评论报》说。
“说实话,这真的有点让人分心。但我们关注的是未来五到十年的成长,其他的都会水到渠成。”
周二,Airtasker上市,市值为2.554亿澳元,此前筹集了8370万澳元。截至当天收盘,其估值已经变成4.125亿澳元。

Firetrail Investments的澳大利亚小公司基金的分析师斯旺森(Eleanor Swanson)买入了这次IPO,她表示,首日的涨幅甚至都超过了她的预期。
“我们非常高兴。这绝对高于我们的预期,但话说回来,我们并不感到惊讶,因为它是一家相当家喻户晓的公司,而且它有一个了不起的管理团队。”她说。
“真正吸引我们的事情之一是他们已经成功建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市场流动性。像Hipages这样的企业必须把钱花在对客户和生意的营销上,但Airtasker的获客成本很低,因为品牌很强大。”
“它具有产品邻接性,可以走向全球,它只是澳洲最伟大的创业故事之一,很容易理解。”
2020年,Airtasker 99%的新客户来自非付费营销渠道。在截至12月31日的6个月里,它每月大约获得1.95万个新的付费客户,而每个客户的获取成本仅相当于1.02澳元。
上半年,营销成本仅占公司收入的5%,但Airtasker打算开始在营销上投入更多。它在招股书中旗帜鲜明地表示,在IPO募集的1500万澳元资金中,有40%将投入该企业(其余用于支付认购浮动股的Seven West Media等股东),将用于新的营销活动。

酝酿9年之久
Airtasker上市酝酿了9年,由于澳洲证交所(ASX)的人为失误,上市时间比预期晚了一天。
尽管对延迟上市感到有些泄气,但冯先生表示,周二的庆祝活动已经全面展开。
“我们现在都在办公室里,很开心地发表了一些讲话。我妈妈和我太太,我爸爸和我妹妹都在,我妹妹还烤了300块上面刻着Airtasker字样的饼干。”他说。
冯先生于2012年和华裔朋友刘先生(Jonathan Lui)一起在客厅的地板上创立了这家公司,后者在2016年离开公司,现在已经创立了一家名叫Soho的房地产科技创业公司。
冯先生的创业灵感来自搬家时找了个有卡车的朋友帮忙,而这辆卡车平时只是用来运输冷冻鸡块。这让他不禁想到,到底有多少人愿意并且能够做类似的工作,但却没有办法联系到有需求的客户。
现在,Airtasker已经有超过95万名客户,15万“接单者”使用该平台,平均每17秒就有一个新的工作机会发布。该公司还在打造一个新功能,让“接单者”能够主动提供自己的技能,客户则可以浏览潜在的服务。
对于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一年,该公司预测收入为2450万澳元,毛利为2280万澳元,税后净亏损为1230万澳元。
华盛顿H.Soul Pattinson投资组合经理普莱斯(Dean Price)表示,人们需要关注的是该公司与全球同行相比的毛利能力。“全球这类基于劳动力的市场平台的毛利率都在30%左右。Hipages在百分之十几,但Airtasker的毛利率是93%,即使不包括付费广告也在80%左右。人们觉得这是家新兴公司,还有经营亏损的历史……但透过这一点看毛利倍数,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它值得你买入。”
文章来源:1688网
本文观点不代表澳洲财经见闻立场。